推荐文章
图文最新
热点文章
中国的孩子为什么缺乏想象力
来源:鲁中网 作者: 编辑:江淼 时间:2010-11-25
        王志顺
      “在全球21个受调查国家中,中国孩子的计算能力排名第一,想象力排名倒数第一,创造力排名倒数第五。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这是重庆市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次会议昨日分组审议《重庆市义务教育条例(草案)》(简称草案)时,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市总工会主席胡健康发出的感慨。    据11月24日《重庆晚报》
        我国中小学生想象力在受调查国家中倒数第一,这个消息,对高速发展的中国以及自信满满的国人来说,无疑是个晴天霹雳。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中国孩子缺乏想象力呢?
        显然,应试教育是罪魁祸首。本来,国家发展教育的目的是希望造就更多有为的学子,并以学子的有为报效祖国的未来。可事实情况是,由于应试教育像百足之虫一样——僵而不死,并基于升学率影响学校生源以及与地方官员政绩挂钩等,衡量某个学子是否有为的标准,落实到学校似乎只有一个,那就是看你在每次机械的书本知识考试中,是否表现为“不倒翁”。在这样的“唯分数论英雄”的教育体制下,中国孩子的想象力不受到严重的束缚、不令人尴尬才怪?
        其次,中国孩子缺乏想象力不能不说与中国家庭只注重对孩子的肉体教育则无视对其精神教育有关。关于这点,著名教育家、武汉大学原校长刘道玉拿世界上两个最重视家庭教育的国家———中国和以色列做比较。以色列家长教育奉行狮子育儿法:母狮让小狮子离开独自学会生存;中国的家庭教育则走向两个极端:要么娇宠,要么棒喝。结果是,以色列的诺贝尔奖获得者有近10位,而中国却一个人也没有。刘道玉所言,实际上是指责中国家庭倾向于对孩子的“肉体教育”,而不太注重对孩子的“精神教育”。问题是,“抱在手里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这种溺爱式教育,“为什么别人能考90分,你则不能”——这种棒喝式教育,显然不利于孩子独立自主意识的培养,并进而扼杀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