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文章
图文最新
热点文章
中国幼儿教师培养还差什么 幼儿老师≠育儿保姆
来源:新华网 作者: 编辑:王菲 时间:2010-12-07

20101207081305.jpg

资料图:12月2日,在济南启明星康复中心,小朋友在老师的带领下进行感统训练。

       人智力发展的速率是:1岁时达到20%,4岁时达到50%,8岁时达到80%,那么也就是说,人的智力的四分之三是在入小学前形成的。

      《2004年中国教育统计年鉴》统计:我国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幼儿园园长和老师仅占不到50%,边远农村地区更是不到30%,而这几年,这一情况并没有得到明显好转。

       2008年中央教科所组织的“全国11省市幼儿园教育质量的抽样调查”结果显示:半数左右教师不愿意或者勉强从事幼教工作,教育行为水平堪忧。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王懿颖长期研究学前教育。今年,“2—3年普及学前教育……彻底解决入托难”几次写入国家文件,“宝宝”的事成了国事,这让她感到学前教育的春天来了。作为研究者,喜悦之余,王懿颖做了更多的思考:“这几年,幼儿教师培养的任务会比较艰巨。”

        幼儿教师应该专业化

        王懿颖的担忧不仅仅来源于数字,还来自她的研究:

        幼儿教师不是负责照看孩子、陪孩子玩的育儿保姆。学前教育虽然是针对幼小孩子的教育,但深入浅出、潜移默化的启发引导式教育,恰恰是很难、很不容易达到的境界。因此,学前教育的师资培养必须建立在广博的、各相关学科研究的基础之上。

       除了教师要受到专业的教育,师生比也决定着幼儿教育的质量。2007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专门发布了题为《坚实的基础——幼儿保育和教育》的《全民教育全球监测报告》,数据显示:中国幼儿园的师生比平均为1:30.2,农村幼儿园甚至达到了1:36.1,远远超出了国家规定的标准,有的幼儿园甚至超出国家规定的2—3倍……

       王懿颖介绍说:“教师的教育行为是和目前的教育条件密切相关的。幼儿教育需要一定的条件,需要有合理的师生比,需要为幼儿提供足够数量的可供探索的材料。就拿语言学习来说,需要为幼儿提供足够数量、各种类型的图书,让幼儿去反复阅读、理解和消化,在幼儿自主阅读的过程中,教师给予从容的、耐心的、有的放矢的个别指导是必要的。幼儿教师在人一生发展中起着重要的启蒙作用。如果教师不专业、师生比过高,教师怎么可能给予幼儿适时的帮助呢?”

[1] | [2] 共 2 页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