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文章
图文最新
热点文章
对话北京第一幼儿园园长 学前教育是奠基教育 图
来源:新华网 作者: 编辑:王菲 时间:2010-12-08

       我们在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坚持把“培养孩子自信自主的人生态度、探究创新的思维方式、审美愉悦的性格品质”作为教育目标的核心成分。通过幼儿园教育,幼儿自我服务能力得到提高,逐渐形成文明的生活方式。如:科学规律的一日生活,健康有序的生活常规;让他们形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这包括良好的任务意识及规则意识、参与学习活动的兴趣、乐于思索、敢于提出疑问等;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包括社会交往能力、合作与分享、规则意识、意志品质、适应能力、爱心责任心、自信自尊等等。

       比如,我们在语言教育中强调为幼儿创设自由自主的语言交流空间。孩子在任何情况下产生想说的愿望时,老师都能积极鼓励和支持。即使幼儿说错了,老师也不会批评或急于纠错,而是在肯定其态度下,说出正确的句式。因为我们相信:幼儿在一个正确的语言环境下,会逐渐发展自己的语言能力,也能够慢慢在实践中纠正自己的错误。

        在生活能力的培养上,我们会引导大班幼儿自己探索整理物品柜的方法——有的幼儿提出按物品种类分:衣服和鞋子放在一层里,玩具和作品装一层;有的幼儿提出按摆放的规律放:衣服叠整齐放在一个包里,作品装入一个作品袋,玩具放到小盒子里,这样就能摆整齐了……一个个稚嫩的方案在幼儿的亲身实践中诞生,这样的过程给幼儿带来的是可贵的探究能力、自理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游戏是最重要的学习方式

    “这里就是一个大游乐场,孩子们穿梭其中,在这个教室玩罐子,在那个教室玩泥巴。身在其中,整个人非常轻松快乐。”这是一位国人对外国幼儿园最大的感受。“老师的主要任务,似乎就是带着学生到处游戏。没有语文数学外语等文化课程,孩子们在一起游戏会商量和讨论。”

       记者:游戏,对孩子来说是很高兴的事,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对我们的老师来说,还是有很大挑战的。

       冯惠燕:幼儿园教师角色定位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教师与幼儿的关系不是单纯的教与学的关系,而是双向互动的关系。教师从幼儿的学中发现问题、捕捉契机、创设情境、有效支持,幼儿在教师的引导下调动已有经验、构建新经验。就幼儿园的小朋友而言,他们的年龄特点就是好玩、好动,以无意学习和体验探究学习为主,游戏是孩子们最重要的学习方式。

       在教学形式上,为幼儿创造游戏化的一日生活,使他们在游戏中获得知识经验的提升。如教师通过观察幼儿玩泡泡时对泡泡的强烈兴趣,捕捉其中的教育价值,与幼儿共同探索泡泡的大小、泡泡飞舞的高低、泡泡在阳光下的色彩、泡泡的数量等,进一步激发幼儿探究的乐趣,随之设计画泡泡、数泡泡、说泡泡、唱泡泡等一系列有趣的游戏活动,使他们自主获得有益身心发展的经验。

       在教学内容上,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大领域的相互渗透,从不同角度促进幼儿情感、态度、能力、知识等方面的发展。

       在游戏中,孩子们慢慢学会观察、思考问题,提出问题以至解决问题,这无论是对老师还是孩子来说,都是挑战。(记者 靳晓燕)

[1] | [2] 共 2 页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