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文章
图文最新
热点文章
小学建“少儿政府”:学生市长称有面子担心下岗 图
来源:新华网 作者: 编辑:王菲 时间:2010-12-09

        班干部有“薪酬”

  在该校六年级11班,还有一项特别的管理办法:发行“班币”。由班主任给全班同学分配工作任务,依照工作难易程度定好工资标准,每周一结。班长王远凡的薪水最高:2500个班币/周,擦黑板、倒垃圾等各个工作的同学,也都能得班币。相应的,班干部没有尽责,同学们违反规定也会扣班币。

  1000个班币能兑换一分操行分,在评选三好学生、毕业升学时,操行分将作为重要的参评条件。

  追根溯源

  有网友总结称,小学“全民皆官”现象之所以日趋严重,个中原因大体有三。

  不少家长官本位意识超强,希望一踏进小学的门坎,就开始培养孩子的“领导能力”。

  部分教师片面地认为,动辄向学生封官许愿,就是西方一直倡导的赏识教育。

  一些孩子幼小的心灵受到不良社会风气的污染,似懂非懂地认定“当官才算有出息”。

  当“市长”有面子

  记者:“市长”其实就相当于其他学校的“大队长”。你更喜欢哪个称号?

  郭亦曦:市长。因为这个职位很有分量也很有面子。我们迟早要进入社会,早点实行社会化管理也挺好的。当上“市长”后我最担心下岗。

  记者:作为“副市长”,你和“市长”会有矛盾吗?

  王远凡:我们的分工不同,基本上没有矛盾。如果她是正确的,我会服从安排;如果她不对,我会指出来并且向老师报告。

  莫让学生走入

 “权力崇拜”误区

  诺贝尔摇篮小学校长阳玉涓:

  现在的学生多数是独生子女,依赖性较大,自我意识较强。当上“小官员”后,学校秩序、日常生活、人际关系都与他密切挂钩,有助于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也能让学生更关注社会,提高学生管理水平和各种能力。

  湖南师大教育科学学院曹中平教授:

  在小学阶段,大多数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对社会公共事务的理解能力等,还达不到“政府”这一层面的管理要求。教育应当遵循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学校不应当采取过于“成人化”的方式来开展教育工作。

  湖南著名心理专家丹妮:

  我曾做过统计,70%以上的孩子都有当班干部或当官的欲望,老师应细心引导,不要让学生走入“权力崇拜”的误区。

[1] | [2] 共 2 页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