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向朝伦
记者近日从省教育厅获悉,根据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和教育改革发展的实际,经过广泛征求各方面意见,省教育厅确定了2010年四川省教育十项主要任务,以推动四川教育事业再上新台阶。
1、编制三项重大规划
以国家关于未来10年教育改革发展的总体规划为依据,抓好《四川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编制。同时,认真抓好“十二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和新一轮“四川省民族地区教育发展十年行动计划”的编制。
2、全面完成学校恢复重建
确保春季开学恢复重建学校完成85%以上,到今年9月基本完成学校灾后恢复重建任务,努力实现学校灾后恢复重建的全面胜利。教育部将启动重灾区教育对口支援长效机制,逐步把工作重点从硬件建设转到软件提升上来。有关地区和学校要很好把握这一契机,扎实做好与援建地方的对接合作。
3、促进城乡教育一体化
大力推进县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召开全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现场经验交流会,优化农村中小学布局,探索解决边远山区和贫困地区教师队伍稳定及数量短缺问题,加快解决城镇中小学大班额问题;指导成都统筹城乡教育综合改革,积极探索建立促进城乡间和区域间义务教育共同发展的良好机制。以农村教育为重点,发挥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平台作用。
4、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着眼培养学生学习、实践、创新和适应社会等能力,深化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巩固义务教育课程改革成果,完善义务教育质量监测评估机制,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加强中小学教材管理,推进实验教学改革;大力推行职业院校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和“订单式”培养,实行“双证书”制度;创新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不断提高教育质量。
5、规范办学行为
抓住重点环节,集中力量解决社会和群众反映强烈、严重违背教育规律、影响学生健康发展的突出问题。当前,要重点整治教师有偿补课和参与社会收费培训、占用学生节假日集体补课和上新课、随意增减课程、下达升学指标、以考试成绩排名排位等问题。各级教育督导部门要对这项工作进行督导,督导结果要向社会公告,并作为教育工作先进县、行风评议以及政绩考核的重要依据。
6、提高中职教育发展水平
继续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攻坚,实现中职招生54万人。大力推进民族地区职业教育发展。继续实施藏区“9+3”免费教育计划,启动实施彝区免费中等职业教育计划。积极推动建立中职教育经费投入的保障机制;加快建立对中职学校的评价与考核机制,积极创建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示范校,加强重点专业建设。大力推进职业教育办学与管理体制改革,启动四川省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实验区,加快职业教育集团化进程。
7、推进高等教育内涵发展
实施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实施本科和高职院校新一轮教学水平评估工作,实施四川省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计划。编制全省专业学位发展规划,逐步缩减学术型研究生培养规模。继续实施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启动“四川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计划”,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和知识产权保护。
8、实施人才强教计划
继续推进中小学教师素质能力建设“三大计划”。抓好民族地区和农村教师培训,实施第二批省级骨干教师培训;继续实施“特岗计划”,实施地震灾区教师队伍建设规划。健全具有职教特点的教师培养、选拔与聘任制度。完善职业院校师资培训体系,大力推行教师到企业实践制度。完善义务教育绩效工资制度,实施非义务教育学校和其他教育事业单位绩效工资。
9、解决教育热点难点问题
确保全省高校毕业生就业率8月底达到75%。全省义务教育阶段在校残疾学生达到3.95万人。推进国家助学贷款和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资助24万普通高校贫困生;扩大中职免费政策实施范围,对75万中职学校1-2年级农村学生和城市贫困生提供资助;向4.5万普通高中家庭特困生补助生活费;确保不让一个灾区学生因灾失学。
10、加强教育系统党建工作
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着力提升教育系统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全面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加强行风建设,加强学校安全工作,坚持不懈抓好稳定工作。
(本文来源:四川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