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准备一般来说,在高考前10天时间里,应主要抓知识的主干,进行强化记忆,不可能把考试的每门科目面面俱到地复习一遍。这10天的复习,要集中到教科书上来,按照书上的目录、自己平时勾画的重点等,一科一科地进行回忆,发现生疏的地方,及时重点补习。经过最后10天的“收缩复习”和“强化记忆”,就能为高考进一步打下坚实的知识基础,从而能在高考时,根据知识的主干线索,迅速回忆,沉着答题。
精力准备在临考时,如果发生疾病或体力不支,影响水平的发挥,那将非常遗憾。因此,考前一定要注意“养精蓄锐”,合理安排作息时间,不做一些偏、难、怪题,以免筋疲力尽,得不偿失。另外要注意饮食的卫生,防止疾病的发生。
物质准备高考前一两天,要仔细检查一下考试时的必备用品,如手表、钢笔、2B铅笔、橡皮、三角尺、量角器、圆规,以及考试科目所允许携带的计算器、收音机、电池等。上述用品,可在考试的前一天晚上用一只塑料袋装好,摆在容易看到的地方,不易忘记。
心理准备除考试前保持“最佳心理状态”外,在考前的心理准备还应从以下几方面予以注意:
①熟悉考试环境和路线。在考前一两天,考生可到指定的考点看一看,估算一下从家里到考点所需时间,决定采用何种出行方式。这样做,可以减轻因不熟悉考场给自己带来的心理压力。
②要保持自己平时的学习和生活节奏。考前几天,要适当减轻复习的密度和难度,不要过于紧张。这是为了收到“退一步,进两步”的效果,以保持大脑皮层中等兴奋度,既不放松也不紧张。要避免和他人争吵或进行无谓的辩论,不参加剧烈的文体活动,使考前保持一个良好、平和的心境。
③高考的前一天晚上,要比平时提前半小时睡觉。高考的第一天,要比平时提早半小时起床。早上不要饮水过多,以免增加不必要的麻烦。适当提前出门,出发前,家长要提醒和协助检查一下考生是否带齐文具用品和准考证、身份证等。
④每科考试,应尽量提前到达考点,避免因匆忙造成紧张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