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孩子感觉更有生气”
记者随即来到首都图书馆了解情况。馆前小广场上不少家长正带着孩子在阅读嬉戏。
一层专设的少年儿童图书馆分为少儿综合借阅中心和少儿多媒体阅览室,每天上午9点到下午5点开放。图书馆二楼新设少儿英文图书馆,正在试运行中,也在上述的时间段开放。这两个馆专为不满16周岁的少年儿童提供借阅服务。0岁到7岁的少年儿童可持亲子卡在监护人的陪同下入内,8岁到16岁的少年儿童可办理学生卡入内。
在一层少儿综合借阅中心门口,一位年轻的妈妈正带着4岁的女儿进来,这位妈妈对女儿说:“宝贝儿,在这里要保持安静,要小声说话呢。”小女孩乖巧地点点头。借阅中心门口墙上贴着温馨提示:尽量保持阅览室安静——小朋友之间请讲悄悄话、亲子阅读时请将声音放低、手机请调至静音状态、拨打/接听电话请到室外、家长间如需交流请到室外;尽量保持阅览室干净——请不要吃食物、嚼口香糖、随地吐痰、随手扔垃圾、不要随地大小便;尽量保持阅览室良好的阅读习惯——办卡/接还书时请排队等候、最多取两册图书、将阅读过的书插回原处、像保护眼睛一样爱护图书;尽量保持和谐的阅读氛围——不穿拖鞋、不追跑打闹、不玩游戏机、不在阅览室写作业、不抛扔争抢图书、不随意移动报架期刊盒、家长请照看好自己的孩子不要让孩子离开视线。
借阅中心内,除了书架,还摆放着矮矮软软的桌椅、沙发,空间比较开阔。墙面贴着小朋友自己的画,童趣十足,书架也别出心裁的设计为城堡造型。中心前区为学前儿童借阅区,书架高约1.3米,正适合10岁以下的儿童使用。不少家长正带领孩子借书、阅读。中心后区适合大一点的孩子,书架也高一些,大约1.6米左右。在这儿,小学生或中学生,正三五成群地在这里阅读、讨论。
中心门口还摆放着数学上的“双曲夹缝”模型,一位爸爸正给儿子讲解着,小家伙惊奇地瞪大眼睛。虽然在这里有孩子和家长交谈,但都是小声讲话,并没有人大声喧哗、吵闹。
这一层还有少儿多媒体阅读室,孩子们可以在这里观看影像制品。有不少孩子正在电脑前观看动画片、儿童电影或是课件。
二楼西北角的少儿英文图书馆内有不少儿童英文配图读物,这个空间划分为亲子阅览区、视听娱乐区、学生阅览区以及舞台表演区,在视听娱乐区有三位妈妈正教孩子在视听娱乐区玩英文拼字游戏。这三个地方还经常会不定期的举办一些主题活动让孩子们参与。
初一学生小刘说:这个图书馆挺好的,他和同学几乎每个周日都会过来,看看书或是在多媒体阅读室看看课件或是电影什么的,又好看又好玩,总比去其他地方好多了。一位正在带自己5岁儿子出馆的父亲表示,经常带孩子过来,给他讲讲故事,找些寓教于乐的书借回去,让孩子从小就在一个爱书爱学习的氛围里成长。
记者又问询几个未带孩子的成年读者这些未成年人在图书馆内活动有无干扰到他们时,基本都回答说,因为未成年人借阅活动主要在一层,与他们的借书阅读不在一个地方,所以并没有什么打搅。
首图的工作人员也告诉记者,小读者们说都比较自觉,不大声说话,也爱惜图书,偶尔会有年龄很小的孩子吵闹起来,一般家长都会自觉地将其带出馆外,对极少不自觉的现象,他们会上前劝阻一番,一般都能解决。
一位读者还说,有小孩子在这里感觉更有生气了。
“各国的公共图书馆应提供无私的服务,不因年龄、种族、性别、信仰、国籍、语言或社会地位而有差异。少数民族、身心障碍人士、住院病患、在监人士等,有事实上的困难,无法利用常态性的服务及资料时,公共图书馆应针对他们的需求,提供特别服务。”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的《公共图书馆宣言》的这段话,给记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实习生 许瑞芳 方天天 记者 滕兴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