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么多,还不够?
华东地区校外教育协会副会长、杭州青少年活动中心主任黄建明的回答是:“分布不均,总量不够。”
黄建明的办公桌后面,挂着一张巨大的杭州地图。地图上面,很多地方用黑笔圈了起来。他告诉记者,这些就是目前杭州青少年活动中心的布点,从区域来看,大多集中在市中心,满足不了孩子的需求。
以培训(兴趣班)为例,去年,杭州地区(含各县市区)的青少年宫系统三期共接纳了22万人次参加兴趣培训活动,其中市本级的两家青少年活动中心占了一半,平均每期人次不足3.6万,何况大部分来的学生参加的不止一个项目。
也就是说,就兴趣活动而言,同时可以满足参与的学生不到2万人。而主城区的中小学生(含幼儿园)有多少?30万!这意味着,即使在杭州市区,通过青少年校外活动场所可以满足参加兴趣活动的学生数连10%都没有到。而对全杭州地区100万中小学生而言,这个比例更低。
家长无奈:期盼家门口能有孩子的游乐天地
“既然青少年活动中心这么挤,为什么不去其他地方?”
在家长们看来,这个问题的答案明摆在那里。他们无奈地一笑反问:“你说,还有什么地方可以去?”
家住机场路的符女士儿子15岁,正是有点懵懂的年纪,如果不好好引导,整个人生轨迹可能就变了。可现状是,她和丈夫根本没空管。“平时我们都忙,双休日经常要加班,即使我们有时间,除了这里(青少年活动中心),除了偶尔郊游,我们也想不出来带孩子去哪。”
符女士知道江干区也有一个青少年活动中心,不过“那个地方规模相对小一点,培训、兴趣、游玩的场地也没有西湖边的这个大”。除此之外,她实在找不出还有哪里可以放心地让孩子呆上一天。她倒是希望家门口附近有便利的青少年活动场所,但小区里除了一些健身设施或“简陋”的图书阅览室之外,没什么地方可以让孩子待的。
“平时经常收到一些教育培训机构发来的短信,诸如校外老师一对一辅导等等,这种说到底也是给孩子补课。孩子在学校里学的东西够多了,我更希望有能够让孩子劳逸结合的地方,比如参加一些社会实践等等。”符女士说,没地方去的问题,到了寒暑假,更让人头疼。
家长的问题,孩子们也一样纠结。初一学生蒋恬欣家住城西世纪新城小区。这个女孩说起话来有些老成:“女孩子去外面,家长都不放心,我一般双休日都待在家,实在是没地方去,市区那个(青少年活动中心)远了点,区里那个里面除了培训,玩的东西不多。”
六年级学生裘哲涛的家离下城区青少年活动中心很近,他说一到放假,他就会到那里去,除了可以结识新朋友之外,一个更重要的原因是“妈妈只让他来这里”,因为这是个让人放心的地方。(通讯员 贝楚楚 记者 刘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