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文章
图文最新
热点文章
校外教育场所情况更复杂 安保“真空”何时解
来源:中国教育报 作者: 编辑:王菲 时间:2010-06-11

       大多数民办校外教育场所不设保安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有的民办校外教育培训机构在教室门口安排老师“把守”,但其主要负责查看学生是否有听课证,防止没有证件的人员蹭课。记者发现大多数培训机构没有安装监视器等安全防范设施,一旦出现安全事故,后果不堪设想。

       一位校外教育培训机构负责人告诉记者,除了有资质的培训机构还比较正规,很多校外培训机构的身份却“明暗不定”。按照规定,课外培训机构应该获得社会力量办学许可证,而实际上,很多校外培训班设在居民小区内,许多并没有得到相关部门的认可。因此,安全问题对这些培训班来说更是奢谈。

       记者就几日暗访情况电话采访了北京市教委有关人员。该工作人员表示,课外培训、辅导机构隶属社会力量办学,目前这些机构的安保问题主要是“谁主管谁负责”。

       据这位工作人员介绍,校外培训市场当前出现“过热”现象,产生了收费混乱、资质难认定等问题。很多小规模培训机构没有办理相关手续,有些培训机构由于缺乏必要的办学场地、注册资金等也无法办理。许多课外培训机构在街头发广告、私印名片、随意设点,有关部门因缺乏充分的法律依据而无法进行限制,一些法规对非法办学者也没有足够的威慑力。

       北京汇佳学校老校长、北京民办教育协会副会长王家骏认为,由于课外培训机构的市场需求过热,催生了规模不等的校外培训机构,加之缺乏政府有效监管,处于“自主管理”中的课外培训行业容易陷入不良发展,存在安保“真空”问题也不足为奇。

       对待安全问题政府不应有校内校外之分

    “没有学生的安全,一切都无从谈起。”据王家骏介绍,在所有汇佳的中小学及幼儿园,都设有保安、校园监视器,并要求做到手递手,即学校与家长对接,教学区与学生宿舍对接。王家骏说,每年寒暑假前,他们都要给家长发放一封安全告知信,让家长注意孩子的假期安全。除了重视校内安保,他们还注重学生内心安全,确保学生身心健康。

       目前北京所有公办学校已经与公安系统实现了联网,而一些有校内安保设施的民办学校还没有实现联网。王家骏认为,在安全问题上,政府不应该分校内校外,不该有公办和民办的区别。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目前公办中小学校园安保经费多由政府买单。民办教育机构要加强安保,势必要投入更多人力物力,拿出更多资金,而民办教育经费本来就捉襟见肘,如此一来,无疑会加重他们的负担。因此许多民办校外教育机构的安全问题仍只停留在口头上。

    “此外,安全问题学校有责任,家长更应该重视。许多家长自身就没有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总认为安全是学校的事,孩子交给学校,学校就应该负全责。”王家骏认为,学生安全,人人有责。家长作为孩子的监护人,应该时时处处对他们的安全负责,尤其在校外,更应该多留意孩子的安全问题。在安全方面,家长应该是培养孩子自警自救意识最好的老师。(记者 梁杰)

[1] | [2] | [3] 共 3 页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