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是中考的最后一天,记者在不少考点附近的马路上发现了很多被丢弃在路上的招生广告。不过值得赞扬的是,不少走出考场的考生自觉帮助捡拾这些垃圾。图为刚刚走出师大附中考场的张静等8名同学在帮着环卫工人捡拾垃圾。本报记者 郭鹏 郄磊摄影报道
昨日本报刊登的《中考能否提前一星期》一文也引起了很多家长和老师的关注。记者昨日在采访中发现,对于中考提前的意见有赞同之声,也有反对之声。
本报记者 郭鹏
中考·追踪
赞成者:提前考试学生少受罪
“让孩子在这么热的天气下进行考试实在是太受罪了。”昨日在师大附中考点外考生家长王女士说。对于王女士的观点,不少陪考的家长表示赞同。另一位家长张先生说,考试时天气这么热,对考生情绪也是一个影响,原本可能很好的心态,会因为高温而受影响。“再说早点中考对家长也是个解脱。”
反对者:提前考试影响教学进度
对于中考是否应该提前,不少初三老师都表示,这个问题需要辩证地看待。“如果考虑到高温的因素,中考的时间是应该提前一些。”不过53中的李老师也表示,如果中考提前,那么整个教学计划就要作出调整,“为了保证中考复习,学校肯定要加快教学进度。”
另一位家长赵先生表示, 如果学校要加快教学进度,可能会加大学生平时的学习强度,“可能有些孩子会受不了。”
教育专家:提前考试涉及多方因素
“中考提前会涉及到多方面的问题。”一位教育界的资深人士表示,“如果一味为了提前考试而加快教学进度,反而不利于学生学习。”
该人士表示,每年中考期间天气是一个不可预测的因素,“提前一周并不一定就会赶上凉爽天气。”
此外,中考与高考一样都是规模较大、涉及人员较多的考试,试卷从印制到运送都需要一定的时间,因此中考时间与高考时间必须有一个间隔。
气象专家:提前一周气温相差无几
本报讯(记者 崔虹)为使中考避开高温天气,部分家长和老师建议中考提前一星期。对此,昨天,市气象专家经过分析表示,这种改变意义不是太大。
市气象台高级工程师赵彦厂介绍,综合30年来省会6月份的天气数据可以发现,石市6月份中下旬的常年平均最高气温相差不大,分别是32.3℃和32.7℃,上旬稍低,为31.1℃。由此看来,上旬与中下旬的最高气温相差无几。“最高气温超过40℃的天数很少。”赵彦厂说。
赵彦厂认为,从气候意义上说,6月中旬和下旬的气温没有明显的差异,另外,全年中大于37℃高温日数平均值也仅5天左右,因此,他认为,家长和老师提出的中考时间提前一周的建议意义不是太大。
中考·背后
中招又现生源大战
普高“掐尖”意在高考,中职则希望提高就业率
本报记者 冯月静
中考这两天,考点外看似平静,但中招大战却暗流涌动。为抢夺好生源,石市各所高中、职中、中专学校都在忙活着以笼络到好的生源,普通高中渴望在未来的高考中取得优异成绩;中职学校希望就此提高就业率。
中考期间,在27中、15中、师大附中、25中等省会各考点门口,穿梭在家长们中间的各学校的宣传员远远超过家长的人数。
一位姓李的家长说,在中考之前,一些普通高中就已开始暗地里向优秀学生抛出“红绣球”,在重点初中模拟考试排名前几十名的学生,早就被一些学校瞄上了。等中考成绩一下来,谁家孩子成绩考得好,谁家的门槛肯定就会被一些学校老师踏破。由于许多成绩较好的学生选择了报考高中,一些中职学校为笼络一些生源,更是向学生频抛“绣球”。
而面对目前严峻的就业形势,家长们也在挖空心思,想尽一切办法把孩子往一中、二中这样的好学校送,哪怕多掏钱。
试卷点评·英语
难度与去年持平 注重阅读和理解
石家庄外国语学校初中部 黄志丽 白润菊
今年试题基本延续了前两年的试题特点,只是听力难度稍有提升。词汇部分增加了首字母及用所给英语单词的正确形式填空的题型,试题的多样性增加了对学生词汇的灵活运用能力的考查。
单项选择延续了以往考查特点,覆盖冠词、介词、宾语从句、时间状语从句等,试题强调语用,灵活但不偏不难,学生只要理解基本语法知识及内涵,就会做出正确选择。但今年动词时态语态、动词词组所占比重较大。
完型填空涉及语言学习,选项注重语篇及上下文的理解,将考查重点放在了学生对语言材料的整体理解,对上下文的关注、准确理解及把握,而非独立考查语法。
阅读理解话题选材丰富,主题明确。试题设计难度与文章本身难易程度相互调节。任务型阅读题型设置延续去年形式,没有变化。
词汇、基础写作考查基本词汇用法及句式,句式丰富,难度适中。书面表达贴近学生生活,学生有话可说,同时语言能力强的学生有较大的发挥空间。
从今年试卷来看,今年学生应重视语言学习的基本原则,不死抠语法,注重语言的实用性。
老师应重视语篇教学,为学生选择具有时代性、经典性、生活性、实用性、文化性并能有效渗透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语言材料和素材。
重点知识轮番考查 注重动手能力
石家庄外国语学校初中部 范字勇 王书敏
今年试题题型稳定,与去年相比,难点分布相对分散,在选择、填空、解答题中都体现了“梯度”,有利于对各类不同档次学生的选拔。
今年题型绝大部分都与去年相当,但也有“求新求变”。如19题由多年来考查的分式的化简求值变成了解分式方程。22题一次函数或二次函数的数学应用问题变成了一次函数和反比例函数的综合应用。25题的函数应用和26题的动态问题换了位置,在二次函数的考查中植入了参数,同时增加了性质的考查,使得难度增加。
重点考查实现了轮番考。如:二次函数的应用曾在2008年考过,2009年没有考但今年继续考。历年常考的知识点,不等式组、科学记数法等今年没有考。历年大题常出的解直角三角形今年是在小题中出现。
今年试题在数学活动与思考及解决问题方面独具匠心,如12题要动手操作会更直观,第20题要在给定的网格中按照给定的程序画图操作,然后得出规律进而解决问题等。
试题以数学知识为载体,突出考查了学生对数学思想方法的领会和应用水平。如9、10、18、等题考查了数形结合、转化、分类讨论、方程的数学思想方法。
今年试题的特点也提醒考生,应该注重基础知识的综合应用、重视动手操作、思考探究、提出并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本报记者 郭鹏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