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文章
图文最新
热点文章
全国教育工作会议13日召开 见证教育改革新起跑
来源:浙江日报 作者:叶玉跃 编辑:江淼 时间:2010-07-14

        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今天(13日 下同)在北京召开,13位浙江代表参加了会议,与业界共商教育改革与发展大计。记者为此赶赴北京,第一时间见证教育改革新起跑。名校

        宁波北仑区淮河小学校长郑巍巍,是第一次参加这么高规格的会议。“除了激动,还是激动”,郑巍巍心情一直不能平静,听了报告之后,她收获很大,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教育,只关注现实是短浅的,只有关注可能性才是智慧的。也就是说,我们不能只拘泥于应试教育,唯考试至上,否则老师家长痛苦,小孩子更痛苦。”名校

        同样也是第一次参加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的杭州中策职校校长高志刚也是久久不能平静。高志刚说,会议把教育这本账算得很清楚,也很细,“从全国到我们基层,教育始终摆在优先发展的位置,而且方案非常明晰,从核心到重点到着眼点,操作性很强。”名校

        作为全国第一所中外合作大学,宁波诺丁汉大学党委书记华长慧也深有感触。“会议内容丰富又全面,对其中两个问题的思考感受最深:一是确定教育在民族振兴、国家发展中的核心地位,二是教育应该承担起为国家发展提供人才、科研支撑的作用。”名校

       “高等教育不仅要开放,而且重在质量。”一直注重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浙江大学校长杨卫说,“因为毛入学率还不够高,我们国家前一段比较快地扩充高等教育规模。但从浙大来讲,每年的本科招生数量不增反减,为什么?我们也是通过缩减数量,提高质量,同时,加大研究生招生,重心放在高端培养。”名校

        杨卫说,这次全国会议站在了更高的高度,体现了我们国家教育优先发展的决心,对高校的工作有直接指导作用。比如到2020年,中国要有若干所大学达到或接近世界一流大学的水平,“这其实是给浙江大学提出了目标,我们面对这一目标,正在制订2010—2020年发展计划。”名校

        当然,教育改革同样也会面临各种各样的问题。比如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民工子女教育等。在面对这些公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时,这次会议也不回避,积极回应,还提出了解决的时间表、路线图。

        下一个十年,浙江教育的发展目标是什么?几位校长几乎都有共同的解读:深化教育改革,重点在考试招生制度、评价制度和办学体制等领域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在坚持和完善统一的高考制度基础上,探索多样化招生模式,扩大高校招生自主权;在坚持政府办学主体基础上,鼓励社会力量兴办教育,促进办学多样化等等。

      “望子成龙”是每一个家长的心愿,同样也是每一个校长的心愿。

        这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传出的信息,在几位校长看来,既符合我们现阶段实际,也符合人民群众的期盼,更符合教育的世界性发展趋势,它的战略性意义,也让人充满期待。 名校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