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线消息 本报曾报道过“很需要新书包”的银杏小学,因泥石流而全面停水,道路未全通,校内仍有安置人员滞留
汶川的中小学原本计划8月21日就该开学了。但目前当地暴雨、泥石流灾情严重,孩子们能够准时上学吗?
本报8月14日曾报道过汶川最小小学——银杏小学,那里的孩子们很需要新书包。昨日下午,记者联系了银杏小学的校长王安强和刘主任,了解到学校目前存在很多困难,可能推迟开学。
全面停水水车救急
“目前情况还是很不乐观,暴雨使学校旁边的一碗水村被淹,泥石流也冲毁了学校取水的水池,造成学校全面停水”。刘主任介绍说,因为道路还未完全抢通,“维修设备都运不进来”,所以目前无法维修。
现在,“找水”成了学校最大的难题。“周围商店的饮用水已经全部卖光了。路没抢通,外面的水也运不进来。学校老师和滞留人员的饮水成了大问题。”现在,因为水很紧张,厕所无法冲洗,“都基本堵满了”。“5·12”地震时,银杏小学曾接受了一台小水车的捐赠。这几天,这辆小水车派上了用场。每天,刘主任和几名老师轮换着从3公里外的东界脑村运水到学校。小水车每次能运3-4吨水,除了满足学校的需要,还要供给住在学校的救援队伍、旁边的银杏饭店和周边的老百姓,“只能暂时应付一下”。
安置人员滞留校内
213国道发生多处阻断后,被困游客及都汶高速公路抢修人员全部被暂时转移到了银杏小学,最多的时候转移人员超过1000人。“教室、办公室和学生宿舍,凡是能住人的,都全部用来应急了。”学校承担了巨大的接待压力。
当213国道被部分抢通后,学校想尽一切办法,转移滞留人员。“摩托车、顺路车,全部都用了。”经过数日努力,大部分人员得以转移离开。
截至昨日晚上,校内安置人员还有约50名未转移。加上昨日下午从映秀老街转移来的10多名老人,目前银杏小学仍滞留有约60名安置人员。
担忧安全或将推迟开学
离开学还有不到4天时间,学校也十分着急。昨日,银杏小学已向县教育局打了报告。王校长说:“把学校的实际困难汇报了一下,希望能够适当推迟开学。毕竟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很担忧娃娃上学的安全问题。”
为了时刻防范可能的地质灾害,王校长、刘主任和银杏小学另外11位老师、2名保安已提前到岗,配合2名森林武警,24小时轮流值守,尽一切努力保证学校安全。
链接>>>
青川陶龙村小学:53岁老教师为4个学生坚守
震后,在中央组织部和浙江远大集团的合作帮扶下,青川红光乡陶龙村小学原地重建,并多了一个新名字:中组远大希望小学。
今年春季,由于村民大量外迁,陶龙村小学只招收到4名学前班学生。而学校唯一的教师文天力今年已经53岁。
据乡中心小学副校长罗劲周解释,陶龙村小学坚持存在,是为了解决当地低龄儿童的入学问题。“学前班的娃娃太小了,而陶龙村离镇上的中心小学有4公里左右,都是碎石路,途中还有一座漫水桥,雨季河水会漫过桥面。娃娃去中心小学上学很不方便,也危险。”“5·12”地震发生时,当时校内的6名老师立即组织学生往外跑。49岁的男教师王跃泽和21岁的女代课教师杨雪燕,都在护送学生逃生时,被埋在倒塌的教室下。当大家刨开瓦砾,找到王跃泽和杨雪燕时,看到了令人震撼的一幕:2名老师身下,各护着一名学生……被保护的学生双双获救,而2名老师不幸遇难。
同时被埋的,还有老教师文天力。被找到时,他肋骨断裂,腿骨受伤,全身多处擦伤,“整个人血迹斑斑”。经过抢救,文天力保住了性命。
重建完毕后,身体恢复得不错的文天力又回到了这所他工作了近20年的乡村小学。1个人,守着4个孩子。这所只有5名师生的“袖珍学校”,正坚守着陶龙村教育的希望。“哪怕只有1个学生,学校也会存在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