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报讯 新课改将给高中考试以及高考带来什么变化?记者从省教育厅了解到,从明年起我省高中取消实行多年的会考,取而代之的是学业水平考试,学业考试不但考查学生能否毕业,还将成为高校自主招生的有力依据。3年后的2013年,高中毕业生将迎来第一届新课程高考。具体高考怎么考,我省的教育主管部门正在紧锣密鼓的进行方案的论证,很快会有结果。
平时怎么考学业水平考试明年取代会考
新课改的另一大亮点,是要建立学生学业成绩与综合素质评价相结合的发展性评价体系。今后,学校要根据目标多元、方式多样、注重过程的评价原则,为学生建立综合、动态的成长记录手册,构建综合素质评价制度。同时建立和完善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制度。据省教育厅有关负责人介绍,除了对学生的评价机制将大幅改革外,学校和老师的评价机制也将发生巨大的变化。
我省通过高中会考来监控、评价普通高中的教育教学,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会考成为了高中生能否毕业的考核标准。普通高中会考制度在我省实施20年以来,对全省普通高中教育教学起到了监控、评价、指导作用。随着今年秋季我省全面实施普通高中新课改实验,必需对评价考核体系进行调整。我省决定从2011年起实施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制度,省教育厅正在研究制订《我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方案》,将于近期下发。有关专家称,普通高中毕业会考是国家承认的省级普通高中文化课毕业水平考试,重在考核学生文化课学习是否达到毕业要求,而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是在教育部指导下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组织实施的考试,是依据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行的终结性考试,旨在全面反映普通高中学生各学科所达到的学业水平。从考试功能上看,会考仅仅是毕业水平考试,衡量学生是否达到毕业水平;而学业水平考试不仅是毕业水平考试,考试成绩还将作为普通高校招生录取的重要参考。
学业水平考试考些啥?具体来说,普通高中毕业水平评价内容包括学分认定、综合素质评价、学业成绩水平评价(考试)三个部分。即普通高中学业毕业标准为学生在学业成绩、学分、综合素质三个方面同时达到标准。普通高中生的毕业考试也将分为统一考试、学校自主考试、开放式考试三部分。语文、数学、外语、政治、历史等学科的必修模块将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统考;选修模块可以由学校组织毕业水平测试。此外,学校还将对学生高中学习期间方方面面的资料,包括教师、同学、自我评价,各次作业和竞赛成绩等内容进行记录,用学业成绩和成长记录综合考量学生。
学业水平考试成绩按照实际考分和等级记录在普通高中学生发展评价报告(纸质与电子系统)和省、市学业水平考试计算机管理系统中。考试成绩等级分A、B、C、D四级,分别为优秀、良好、合格和不合格;考察成绩分A、B两级,分别为合格、不合格。学生在校期间可以多次参加同一科目考试,成绩按最高的一次记录。不能按时毕业的学生,离校后允许参加3次考试。而学业成绩也与毕业证挂钩,学生学分修习成绩合格、全部学业水平考试科目成绩达到规定要求,发给高中毕业证书。
高考新变革2013年新高考方案上阵
高中新课程改革方案是自2004年9月开始的,新课程改革的中心点或特点就是新课程、新理念、新高考。今年秋季开学全省将进入新课程实验,这意味着2013年高考方案也将变脸。省教育厅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2013年我省将推行新的高考方案,这对2011、2012年高考没有影响。我省将从今年起开始着手制定2013年高考考试改革方案,新方案将充分体现高中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与方向,有利于高校选拔合格学生和高中实施素质教育。
为支持新课改,从2010年至2013年之间,省上每年将安排课改实验专项经费1000万元,用于省级层面高中新课程实验的师资培训、地方课程开发、课程资源建设等工作。与此同时,高中学校要联合高校、科研机构等共同开发课程资源,并争取学校与所在的工厂、社区合作,为新课程的实施提供实践性环节教学支撑。
专家建议2013年新高考将保持连续性稳定性
新课改有着新的理念、新的特点,那么,作为高中教育的指挥棒“高考”又会怎么改呢?2013年,我省考生将会迎来怎样的高考呢?针对这一问题,记者采访了有关方面的专家。
“高考不会发生颠覆性的变化,无论考试形式还是考试内容,都将保持连续性,稳定性,课改标准下的高考是‘改革’而不是‘革命’,是衔接过渡而不是推倒重来。”西北师大附中副校长王文槐接受采访时表示,目前高考政策没有出台,高中老师只有紧跟政策变化而变化,才能真正尽到作为学生引路者的责任。
省课改办工作人员范多宝认为,新的课程改革是一个十分庞大的体系,无论是未来的新高考,还是新课改本身,都一定是渐进的、逐渐完善的过程。2013年高考肯定要变,但是不会有颠覆性的变化。
范多宝介绍说,据他目前掌握的信息,实施新课改后,我省仍将实行“3+X”的高考方式,“必修课必考,选修课选考”,学业水平测试和综合素质评价将与高考“软挂钩”,将其作为高校招生录取时的重要参考。但是,他也认为,“3+X”模式中“X”的含义要随着新课程的理念和课程结构赋予新的含义。新课程更加强调课程内容的时代性、基础性和选择性。新课程方案的课程结构由学习领域、科目和模块三个层次构成。新课程又包括必修课和选修课,在共同必修的基础上,各科课程标准又分类别、分层次设置了若干选修模块,以满足社会对人才多样化的需求,以适应学生不同潜能和发展的需要。
结合新课程的特点和目标,他建议在新课程背景下,实施“3+小综合+1”的高考模式,其中“3”是指语文、数学和英语三门共同的基础学科。为了与新课程的理念和思路相适应,其中的“小综合”分成两个领域:即人文与社会学习领域和科学学习领域,试卷名称分别可以为“人文与社会综合能力测试”和“科学综合能力测试”(相当于现在的“文科综合”和“理科综合”),并规定报考人文社会学科类专业和音乐、美术专业的考生须选考人文与社会综合能力测试;报考理工农医类专业和体育专业的考生须选考科学综合能力测试。
[发表评论] 编辑: 宋犇 今秋上高一 先来了解新课程 2010-08-23
演小品说相声 新课改学生唱主角 2010-04-24
咨询新课改 今拨8119000 2010-04-22
今年增列600万支持新课改 2010-03-17
今秋新课改 你家孩子该咋学 2010-03-16
全省高中新课改本月启动 2010-03-06
我省今秋起实施高中新课改 2010-01-08
新课改 老师课堂将“说学逗唱” 2009-11-29
明年秋季 我省实施高中新课改 2009-09-05
高中新课改50校长外省“取经” 2009-09-02
兰州分类信息 兰州租房 兰州二手房 兰州招聘 兰州兼职
兰州二手车 北京赶集 深圳赶集 赶集上海 赶集广州
论坛热帖
本文来源:西部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