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在即,不少小学高年级孩子的家长又开始忙碌起来,为孩子的学业加码,在心仪中学认可的课外班中“占坑”,托人情找关系,准备不菲的择校费、“赞助费”……与此同时,那些已经“小升初”的孩子们所面临的心理问题往往被很多家长忽视——
“小升初”,家长孩子都需越道心理“坎儿”
如今的“小升初”,让很多学生和家长受尽煎熬。
为了“小升初”能上“满意”的学校,不少家长早在三四年级就开始寻找心仪的学校“占坑”,有的甚至从幼儿园开始就做了准备,还免不了动用各种“关系”来帮忙。在很多家长眼中,“小升初”就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为了打赢它,父母必须提早做各种准备。
案例一
小倩原本成绩平平,父母为了让小倩能上重点初中,从小倩四年级开始着手准备。为了及早“占坑”,孩子休闲活动时间几乎被奥数、英语以及各类补习班占满了。经过了无数次“选拔”,加上爸爸托朋友、找关系,并花了一笔不菲的赞助费,小倩终于进入了某重点中学的实验班。
但孩子初中生活的艰难,却让小倩的父母始料未及。
进入重点中学实验班的学生大都是各小学的“尖子生”,小倩时时都能感受到来自同学的压力。此外,重点中学课程进行特别快,小倩跟不上课堂节奏,常常听不懂。每月一次的“月考”更是令小倩丢尽了面子,无论小倩自己怎么努力,排名永远处在倒数前几名的位置。初二时,小倩彻底对自己失去了信心。每天一睁眼心情就不好,晚上睡不着,经常做噩梦,最后连学都上不了了。父母实在没办法,想让孩子转学,但小倩又不同意,说“那多没面子,好像是被学校淘汰的”。小倩的父母左右为难,悔之晚矣。
案例二
小安是活泼开朗的孩子,成绩中等,“小升初”将参加电脑派位。小安的父母经常在孩子面前嘀咕:“可千万别给你派位到某某中学,到那上学可就没前途了。不过我相信我儿子运气不会那么差吧……”
可电脑派位的结果真就把孩子派进了那所学校。父母希望落了空,又常常和孩子唠叨:“我们怎么就那么倒霉,哪儿不好到哪儿”。
孩子渐渐认同了父母的说法,对这所新学校充满了敌意,看学校的一草一木都不顺眼,不喜欢这里的老师和同学,对自己也没有了信心,觉得自己就是个“倒霉蛋”,对自己的未来也没有了期待。渐渐地,也没有心情好好学习了。而父母也更加肯定了自己的看法,“你看看,这个学校就是不行,孩子要是能进好学校,肯定不是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