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文章
图文最新
热点文章
石家庄初中小学军训被叫停为改善高校军训条件?
来源:中国青年报 作者: 编辑:王菲 时间:2010-08-05
军训——“被恶补”的素质教育
“军训对于我国的青少年来说,其意义已经远远超越了军训本身。”刘凤华说,特别是对于“80后”、“90后”甚至“00后”,军训已经不仅仅是到军队去像军人一样学习生活,“这里面既有一些军事训练,又有休闲,同时还有与同龄人在一起互相认识、互相适应,它承载的功能非常丰富。”
“对于一个人的基本素质来说,身体是基础、性格是基础,在此之上才是学习能力等。”刘凤华认为,有助于锻炼健康的体魄和性格的军训,是素质教育的一个绝好的载体。
但他又不无忧虑地指出,由于学校和家长对军训认识上的偏差,军训的意义远远没有挖掘出来。
刘凤华告诉记者,大部分学校搞的军训,一般都安排在开学之前、进校门之前,“学校将军训简单地作为‘立规矩’的一种方式。”
他认为,近年来中小学军训引发的争议,包括孩子身心难以承受严格军训、军训的成果难以保持等,错不在军训,更不在孩子,很大程度上在于教育工作者错误的教育思想。
“很多学校和家长平时坚持应试教育思想,忽略孩子的身体锻炼,而到了假期,期望通过军训,像补课似的,把孩子身体和心理的‘欠账’通过这十几天,全部‘恶补’回来。”刘凤华认为,这样必然导致孩子本已脆弱的身心难以承受,引发军训中的一些问题。
而对于孩子在军训时表现出色,回到家以后没几天就又“故态复萌”,刘凤华则认为,“军训不是独立的,而是应该和孩子日常的学习生活中的教育思想结合在一起的。”如果学校家长的教育理念不改变,依旧坚持应试教育,孩子军训的意义自然大打折扣,军训后的成果也难以保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