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文章
图文最新
热点文章
禁止老师收礼能否扭过腐败文化的“粗腿”
来源:中国青年报 作者: 编辑:王菲 时间:2010-09-01

20100901084036.jpg

        2009年9月10日,北京白家庄小学,很多中学生重回母校看望老师。学校的黑板上写着“我们的承诺拒收礼品,从收一支花开始”。CFP供图(资料图片)  

        为何63.5%的家长期望教育部门规定教师不收礼

       上周,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民意中国网和搜狐新闻中心,进行的一项有4083人参加的调查显示(其中68.3%的受访者是学生家长),61.7%的人支持学校或教育主管部门出台规定,要求教师不能接受学生或家长礼物。对此,受访学生家长的支持率是63.5%。(《中国青年报》8月31日)

       其实,教师收礼业已泛滥,但老师在公众印象中还是灵魂工程师。整饬送礼歪风确有必要,但单单期望一纸规定便堵住送礼大门,未免太过天真。

      根据贝恩咨询公司的报告,2009年中国奢侈品市场增长了近12%,达到96亿美元,占全球市场份额的27.5%。未来5年中国奢侈品市场将会达到146亿美元的规模,将占据全球奢侈品消费额的首位。而麦肯锡的一项调查表明,2009年中国市场50%的奢侈品消费主要就是由“送礼需求”构成的(《中国经济周刊》4月20日)。《瞭望东方周刊》的调查则显示,特供官员奢侈品已形成产业链。现实中,前两年有商家公开推出一种“官员礼品”,并宣传级别越高的购买者价格折扣越大。而在更早的时候,“厅局级享受”的高级香烟,也曾令人瞠目结舌。

       正是在形形色色送礼文化的催化下,一些企业甚至已将送礼开销直接打入经营成本。2007年年底,一份长达数百条的民营小企业湘涟公司的《请客送礼日记》在网上曝光,企业这样批量化地送礼并非个案。近年来,大多数涉腐者一方面大肆收礼,另一方面也积极送礼。江西省南昌市国土资源局原局长周宏伟一案中,“一些地产商老板打着春节拜年的名义,排着队向其送礼”。正因为送礼文化盛行,不送不行、不送吃亏的现象已从传说走向现实。对于那些尝到送礼文化甜头的权力掌控者,在松松垮垮的监管机制下,萌生权力寻租、变现、腐败的歹念,又有何大惊小怪?

[1] | [2] 共 2 页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