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个回合下来,朱鸿磊头上已经冒汗,步伐有些乱,经常打踉跄。朱鸿磊坐在地上,把右脚的凉鞋脱下来检查,磨得薄如纸片的前掌已经断裂。“今天打得不好,是因为鞋子烂了。”朱鸿磊说,这双鞋是7岁的时候爸爸给他买的,当初尺码就故意买大了些,希望他长大也能穿。
在家里,朱鸿磊最好的鞋是一双白网鞋,只有星期一升旗的时候他才会穿,平时都刷得干干净净,放在柜子上。
上课时间到了,坐在第4排的朱鸿磊个头较矮,他努力坐直了身子,尽最大努力跟同学一起读着课文。书声琅琅振聋发聩。
樱桃小学条件非常艰苦,尽管有300多人但却没有食堂。因此,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都没有午饭可以吃。但是很多同学,都会得到家里的一笔零花钱,中午可以在学校的小卖部里买点东西充饥。
每当这个时候,教室里就剩下朱鸿磊孤零零的身影。这时他都会拿出书,自己一个人默默的看着,仿佛这样可以减轻饥饿。
朱鸿磊说,他每天吃2顿饭,早上一顿,下午5点一顿。中午不吃饭,已经习惯。
“中午不吃饭,饿不饿?”
“不饿!”
“爷爷有没有给你钱买东西吃?”
“有时候给了的,让我买方便面。”
“那你干嘛不买来吃呢?”
“爷爷在家也没吃东西,我不能自己吃。”朱鸿磊说这话的时候,眼里闪着泪花。每天步行数小时,中午忍饥挨饿。这就是10岁孩子朱鸿磊的学校生活。
下午3点放学后,朱鸿磊走得比上学还要急。因为70多岁的爷爷还等着他回去做饭吃。吃过晚饭后,朱鸿磊坐在厨房门口,借着太阳的余晖抓紧时间做作业。
正是凭着这股子倔劲,朱鸿磊的学习成绩从一开始的跟不上,慢慢的有了起色,到现在已经是班里的中上水平了。(来源:重庆晨报 记者 肖庆华 实习生 牛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