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日,来自青海省玉树州红旗小学的才仁桑周(右一)在行知小学开学典礼升旗仪式上向国旗行少先队队礼。当日,28名来自青海玉树灾区的学生在西宁市行知小学迎来新学期。新华社记者 张宏祥摄
北京史家小学校长王欢(右)在校门口为每一位一年级新生佩戴校徽。柴继军摄
9月1日,是全国中小学校开学的日子。亿万中小学生结束了假期,重返校园。
灾区的孩子怎么样了,他们能顺利如期开学吗?校园安全怎么样,家长放心吗?……开学了,这些问题萦绕在大家心头。
搭建板房 异地就读
不让一名受灾孩子失学
“同学们,欢迎你们回到学校!”9月1日上午,站在崭新的板房校舍前,四川绵竹市清平学校的老师们列队欢迎回校上课的200多名孩子。开学第一课上,老师们向学生讲解了正确应对自然灾害、守护生命安全的相关知识。
这所不平常的学校从“5·12”汶川特大地震后就开始了迁徙的日子。在两年多时间共搬家7次,今天他们又在一个新的地方,开始新的学期。
8月13日,特大泥石流灾害给震后重生的清平乡再次带来了创伤和痛苦。刚刚启用一年的清平学校教室被淤泥堵塞,操场被泥石流掩埋,学校教育教学设施设备损失严重。新学期即将来临,孩子们能否按时安全开学广受关注。
经过规划、选址,绵竹市抢险救灾前线指挥部决定在地势较高的清平乡原政府板房办公区搭建板房学校。8月19日,板房建材运抵汉旺。22日晚,汉清路抢通,23日上午,学校板房材料运抵清平。仅用6天时间,就完成建筑面积约1100平方米、共计42间板房校舍的搭建工作。8月30日,所有教学、生活设备安装调试完毕。9月1日,国旗升起在清平学校板房校舍前。
“泥石流摧毁了我们的新校舍,但不会摧垮我们的信心。我们会越发珍惜来之不易的读书机会,风雨同舟,共同前行!”校长付润章坚定地说。
据介绍,9月1日,四川省21个市州均按时、平安开学。其中汶川县、绵竹市、都江堰市、青川县、北川县等受灾较重的地方,分别采取异地复课、借班上课、搭建板房等多种形式,确保秋季学期如期开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