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 2008年10月8日,在安徽含山县环峰小学,一位老师向学生讲解地震自救、逃生知识。当日是第19个国际减灾日,安徽省含山县环峰小学开展防震减灾教育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地震疏散和逃生演练,增强师生的应急避险与安全自救能力。新华社发(程千俊 摄)
以后,高层建筑、城市地铁如果不建地震监测设施,最高可罚款20万元;施工单位进行爆破、机械震动等“人式地震”时,市民可以做危害鉴定,依照鉴定结果进行索赔。
昨(26)日,河南省人大常委会分组审议了《河南省防震减灾条例(草案)》(以下简称《条例》)。
立法背景
豫北连7年被国务院确定为
“有可能发生破坏性地震”地区
河南是我国中部地区地震灾害比较严重的省份,省内分布太行山前断裂带、聊兰断裂带等一系列活动构造带,具有发生6.0级以上地震构造背景。
省地震局局长梁宪章介绍,我省约80%的国土面积位于地震烈度6度以上区域,18个省辖市政府所在地城市中有8个位于7度区,3个位于8度区。
根据全国2006—2020年地震重点危险区划分结果,全国24个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中有2个涉及我省。
“从2003年起,我省豫北冀鲁豫交界地区,连续7年被国务院确定为有可能发生破坏性地震值得注意的地区。”梁宪章介绍。
他分析说,我省地震具有“震源浅、烈度高、破坏性大”的特点,如2008年3月封丘—兰考间的4.8级地震,造成5304间房屋损坏,直接经济损失达848.6万元。
此外,“5·12”汶川特大地震反映和暴露出防震减灾工作中不少情况和问题,我省同样存在。如缺少地震监测环境保护、农村居民防震保护、应急避难场所建设等重要内容。
条例新规
“地震逃生”知识成
各学校必修课
以前,各类学校安排不安排防震减灾知识课,大都是由地方政府出台“红头文件”规定的,以后,学校不对学生进行地震安全、应急避险教育可能就要“违法”了。
根据《条例》,教育部门应当把防震减灾知识纳入各类学校的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地震安全教育,定期组织应急避险和救助演练。
而且,各级行政学院应当把领导干部防震减灾知识教育纳入教学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