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文章
图文最新
热点文章
学校期末发钱奖励优秀学生 家长忧带来不利影响
来源:重庆晨报 作者: 编辑:王菲 时间:2011-01-18
       期末奖励优秀学生,学校不仅发了奖状,还给每个小孩子发了一个装有现金的信封。这让一些家长不免担心:这种做法,会不会给孩子的成长带来不利影响?

       学校期末现金奖励学生

       这段时间,全市各中小学陆续放寒假了,按照惯例,学校对优秀学生的奖励也会在期末进行。上周末,涪陵城区第六小学对优秀学生的奖励,却引发了个别家长的担心。因为他们发现,除了一张奖状,孩子领回家的还有一个装有现金的奖励。

       昨日,记者在“涪风论坛”上,找到了这个“学校发钱给小学生,好不好哦”的帖子。名为“静听夏雨”的这名网友表示,虽然不知道信封里到底装了多少钱,但“总觉得这样不是很好,对小学生发一支钢笔、一个笔记本,或是一本好的书不是比钱更好吗?”

       昨日,记者联系上涪陵城区第六小学的值班老师李老师。李老师表示,学校放寒假前,的确是对优秀生和贫困生进行了现金奖励,钱是当地一家公司赞助的。从一定程度上来说,这笔钱应该算作是“奖学金”,除了对学生的奖励外,还有对一些贫困学生的资助。

       李老师表示,对于个别家长的担心,他觉得这并不是大问题,因为钱本身不多,而且班级老师平时也会对孩子们的消费习惯等进行引导,相信孩子们能妥善利用和处理这笔钱。

       赞成方:有利锻炼孩子

       进行现金奖励,对成长中的小学生是否妥当?针对这个问题,记者昨日采访了几位学生和家长。

       在辅仁小学读五年级的张祥听说现金奖励,觉得挺新鲜,“我觉得挺好的,学得好的同学才拿得到,大家就会更努力去争取了。”解放西路小学的小逗说,平时家长也会发零用钱或压岁钱,学校发奖学金跟家长发钱意思差不多,“没什么不好的。”

       在朝天门做生意的黄建告诉记者,他家也这么搞,很有成效,小家伙学习很用功,大人省了许多事。

       在重庆师范大学任教的洪女士告诉记者,随着社会的发展,小学生越来越走向成熟,这样做可以培养学生的独立自主,让学生自己获的钱自己支配,不失为一种锻炼的方法。

       反对方:要教孩子分辨

       而在事业单位上班的熊先生说,他们对孩子的奖励,一般都是出外旅游。他觉得,父母对孩子的奖励,应根据孩子的年龄及其特点灵活掌握,除给孩子精神奖励外,物质奖励应以学习为目的,比如赠送书籍、带孩子看他喜欢的电影、参观博物馆等。

       巴蜀小学田冰冰老师说,对于这种现金奖励方式,她不是很赞成。低年级的小学生是非辨别能力还很弱,思维尚未定型,“我们给学生发的小星星,贴在手上,孩子们都舍不得撕掉。”作为学校奖励,不能是红包一奖了之,还可以从纪念意义上下功夫,让奖品成为孩子继续努力的动力和难忘的回忆。在给孩子金钱奖励的同时,要引导正确使用这些奖来的零花钱,提早树立理财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比如:可把奖来的钱先存起来,用作下一学期的学费,或是用这些钱奉献爱心。(记者 林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