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文章
图文最新
热点文章
小升初政策多变 家长被逼变身培训信息克格勃
来源:新华网 作者: 编辑:王菲 时间:2011-01-21

       学校抢生源市场忙挣钱 被害的是苦苦挣扎的孩子

  家长这么较劲就是为了孩子能进入好学校。

  其实,战场上拼命的不仅是家长,学校也在其中。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中小学培训机构的负责人这样说:“知道为什么我们这个区升学竞争最激烈吗?因为这是学校最愿意看到的结果。竞争得越劲烈,学校就越能招到更好的生源。”

  这位负责人介绍,往年无论学生和家长怎么准备,一些名校的点招基本从寒假开始,但是,去年9月,就在大家还在紧锣密鼓地准备下一年的小升初之时,圆明园附近的一所名校首先进行了点招,“还不到国庆节,不光家长,连周围的学校都没有想到。”紧接着这所学校附近一所著名学府的附属中学也马上开始点招。

 “这不是抢生源是什么?”这位负责人说,“一个学校提前点招了,就会首先抢到好学生,我们这个区的学校提前点招了,就会把其他区的好学生抢过来。学校当然愿意,区里也当然愿意。”

  一些没有抢上先机的学校也有办法,他们开始从参加竞赛的五年级学生中进行点招。

  学校的这些做法让众多培训机构也慌了,“他们这么早就把学生定了,必然会影响我们的招生。”

  不过,这种影响必然是暂时的。因为,竞争越是激烈家长就越发积极地把孩子送入培训市场,毕竟,对于家长来说,面对扑朔迷离的升学和培训市场,他们唯一能够掌控的也就是自己的孩子。

  大家都在拼,可最受苦的却是孩子。

  教美术的陆老师一直记得去年的一个情景,当时离清华附中的美术特长生考试只有一个星期了,她随意问班上一个画得不错、平时也很努力的孩子:“如果你没有考上你会怎么想?”

  这个孩子听老师这么问当时就低头沉默了。

 “我突然意识到孩子一定在想:是不是我画的很不好,连老师都对我没信心了。我会不会考不上了?”一直喜欢画画的陆老师说,这些孩子画画不是兴趣,他们完全是为了升学。也许这些孩子曾经真的喜欢过美术,不过,现在这些颜料和画笔已经无法让他们感到愉悦了。

  天涯的一位网友发帖提出质疑:素质教育,琴棋书画本来挺高雅,但是一入了考试的圈子就变味了。而所谓“素质教育”已推行十多年并没有消除“应试”的因素,而且没有使“应试”的因素有任何减弱。

 “运动健将”、“钢琴九级”、“丹青高手”……这些本来完完全全的素质教育荣誉正在一个个地被演变成应试教育的勋章。

  一位家长套用《让子弹飞》的台词这样形容自己和孩子的处境:

 “做家长最要紧的是什么?信息。做孩子最要紧的是什么?忍耐!”(实习生 庄郑悦 记者 樊未晨

[1] | [2] 共 2 页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