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文章
图文最新
热点文章
一位教师严重的基础教育之痛:浮躁之风日盛
来源:中国青年报 作者: 编辑:江淼 时间:2011-11-28
何谓“平等”?“平等”就是教育者对教育对象一种发自内心的理解与尊重。它蕴藏在老师的心里,折射在老师的眼中,饱含在老师的话里,显露在老师的手上。
一位心理学家去拜访一位友人,给他开门的是一名三四岁的小朋友,于是他蹲下去,对着小孩子说“我叫某某某,今年45岁了。请问小朋友你叫什么名字,多大啦?”这是一种怎样的尊重啊!
一般的情形是:别说大人遇到懵懂不知的小孩,就是成人间的相见,开口就是“请问阁下尊姓大名,高就何处,贵庚几何”之类。心底压根儿就没有这样的意识:你在索取别人的信息时,你为什么不主动先通报自己的信息呢?这需要一种发自心底的尊重,呼唤一种浸润骨髓的平等。
教育的本质是予人自由、幸福和力量,教育的本真是传授真知、传播真理、传递真情。陶行知先生说:“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才能打到心里去!”教师的心走进学生的心,学生的心融入教师的心是教育赖以成功的心理基础。学校推开校门、老师打开心门,让师生心灵共融,让教育浸润阳光。
这是教育的真谛!(江西师大附中 胡云翔)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