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初升高考试时间将缩短2012届初中毕业生明年6月下旬考其余7科
“考试从7门增加为11门,你说减轻了学生负担,请问减从何来?”一名家长这样质疑云南省的初中评价制度改革方案。
昨天,云南省教育厅召开初中教育评价制度改革新闻通气会,相关负责人就家长这一尚存心头的悬疑,作出进一步解释,并表示,初中学生学业评价制度改革,坚持减轻学生负担的同时,着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通气会上还透露,2012届初中毕业生,剩余7门文化课学业水平考试,将于2012年6月下旬学科课程结束时集中考试。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处长杨必俊、基础教育处调研员胡德秋及昆明市部分中学校长参加新闻通气会,并回答记者提问。
学业水平考试合格是保底要求
记者:有家长质疑新方案增加了负担。
杨必俊:应该说,初中评价制度改革,有引导初中教育教学回归到正常轨道上来的作用。我们应清楚,作为一名初中生,首先必须完成国家规定的初中阶段所有课程的学习;二是参加所有课程学习后,还要达到基本的毕业水平要求。这就是学科学习的两个要求,是学生应承担的必要且合理的负担。
原来的中考是选拔性考试,要根据招生录取的指标数,在所有参加报名的学生中,选拔一部分学生上学。
水平考试却是个保底性质的要求。由原来的中考改为学业水平考试,本身降低了考试的要求,是给学生减负。
至于有余力的学生,达到这个要求是不会费太大力气的。某些学生对某些科目非常感兴趣,可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拓展,学习得再深一点,也是鼓励的。但不鼓励每名学生都按最高分数和最高等级要求自己,学生应按兴趣爱好和潜能确定发展方向。
胡德秋:初中评价制度改革新方案,更有利于学生公平展示学科能力,并非考得越少负担和压力越小。按一个科目来排队更难。如果中考只考一个学科,那这一学科课本的天头地脚,每个注释都要考到,复习和练习要求都更高。科目越多,难度和选拔性越分散,负担更加合理。学科一多,学生有更多机会来展示自己的学科特长。
因此,不能简单看科目的增加就认为是增加了负担。选拔性考试改水平考试,难度就降了。以前的中考,会有这样的现象,初三上学期,围绕语数外理化政考试科目,反复训练和做题,其他科目停了,这种训练是残酷的,也加重了学生的负担。如果我们按原来的中考来要求,按题海战术来做选拔性考试,只做加法不做减法,肯定会加重负担,但学业水平考试就不同。
分数相同看综合素质评价
记者:从昆明市获悉,普通高中招生仍是选拔性的,仍要以量化的分数杠杠为准,综合素质评价只作为参考。有家长表示,如果综合素质评价没有用,是否取消更省心。
杨必俊:有用的。综合素质评价能引导学生、教师全面发展,引导学生接触了解社会,打好将来继续学习的基础,打好走向社会、适应社会生活生存的基础。
作为一名初中生,不光要掌握11门学科的知识,还要通过综合素质评价活动全面发展,学会研究性学习,参加综合实践活动,参加社区活动做志愿者,学习课本之外的知识,发现潜能和潜质。
这个过程比结果更重要。综合评价素质的引领,让学生在过程中体验和感受。这个过程是他将来终身受用的。除共性要求外,还引导学生发现培养自己的个性和特长。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改变千校一面,围着升学去弄的局面。
综合素质评价的结果,也将是作为评价初中学生的重要依据。
高中阶段招生录取,一定要应用这个结果。有的学校将之作为门槛性的要求,比如要求综合素质评价必须是合格以上的。有的学校招生录取时,要求必须达到哪个等级以上的。
招生时,特别是分数相同的情况下,主要看素质评价中哪些是我们高中学校最需要的潜质。
综合素质评价由于是定性结果,因此开展素质评价有难度。但不能因为有难度而不做、不开展。事实上,综合素质评价的好处一说都能理解。
●考试时间
体育定于明年3月底4月初考
记者:2012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考完了3科,请问其余7门什么时候考?
胡德秋:2011年7月,考完了地理、生物和信息技术,体育定于2012年3月底4月初考。预计2012年6月下旬,其余课程将结束,届时将考语、数、外、理、化、政和历史7门课程。考试时间也会缩短,语文150分钟,数学、英语120分钟,还有的安排100分钟或90分钟,原来一般都是120分钟。最短的信息技术只考50分钟。
初中学业水平考试都安排在课程结束时考,八年级下学期考3科,九年级下学期考8科(体育单独)。一个学年按在校时间41周算,省教育厅将在新学期开学之际,根据课程情况,提前半年作出安排。
希望老师不要搞题海战术、机械性训练来应付考试。
●数据
150分钟
语文考150分钟,数学、英语120分钟,还有的安排100分钟或90分钟,原来一般都是120分钟
(杨理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