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16)日,云阳县泥溪乡桐林小学,方思清在寝室温习课文。
玩具我可以不要最想要一本字典
昨天,在云阳县泥溪乡桐林小学三年级的语文课上,记者听老师教了一堂查字典课。
课后,一名叫方思清的小朋友说,他妈妈与爸爸已经离婚了。妈妈在离开他时,送了他一个玩具车。
方思清说,妈妈离开他时,他只是哭,什么话也没说。其实,他有两句话想说,一句是:“妈妈,我好想你留下来。”另一句是:“我其实更想你送我一本字典作纪念。”
没有字典查 “超”读成zhào
上午10:20,桐林小学三年级的语文老师刘衍琼给孩子们教查字典课,并邀请记者也去听听。
刘老师说,之所以要请记者去听课,是因为她想让记者体会孩子们没有字典所带来的那份无奈。刘老师出生于农村,家境贫寒。读小学时,她找同学借了一本字典,结果弄丢了,被爸爸打了一顿,而借字典给她的同学也打了她一顿,“或许你们还不能体会到一本字典对一个山区的孩子,意味着什么!”刘老师说,在贫困的乡村,一本字典,很可能从此就改变一个孩子一生的命运。
课前,刘老师向孩子们介绍记者的名字。她在黑板上写下“聂超”两个字,然后问同学们应该读什么?有同学读“nièchāo”,也有同学读“nièzhào”。
看到这种状况,刘老师有些尴尬:“同学们,你们咋读错了呢?”这时,有同学回答说,自己没有字典,看到“超”字和“赵”字很相似,便读成了“zhào”。
字典放教室 不知谁拿了
这个班上有多少孩子没有字典?刘老师让同学们举手。一只只小手举起来,刘老师数了数,没字典的同学有11个,占了班上人数的一半。
刘老师让同学们将举起的手放下,然后问没字典的同学:“为什么没字典呢?”
一名女同学说,奶奶不给她买,奶奶认为她能认识些字就行了;一名叫方思清的同学哽咽着说,他家里穷,没钱买;一名叫侯阳生的小朋友说,他的字典放在教室里,下课时他和同学到操场玩耍,回到教室,便发现字典不见了。
侯阳生的父母在乡场上开小店,家境相对较好,他理解没有字典的同学的难处。他对记者说:“可能是有的同学缺字典,拿去用后忘了还回来。”
妈妈离开时 最想要字典
在随后的课堂上,刘老师让没有字典的同学坐到有字典的同学身边,一起查字典。教室里的几间桌子空了出来,而前排一名有字典的同学身边则围了4个孩子。
下课后,刘老师将因“家里穷,没钱买字典”的方思清小朋友带到记者身边。方思清告诉记者,5年前,他妈妈外出打工,几年都没回家。前不久,妈妈终于回来了,却是为了要与爸爸离婚。
他说,妈妈离婚后,就离开了他。临走前,妈妈送给他一个玩具车,以作纪念。他声音哽咽,妈妈离开时,他哭着没说话,但在他心中,有两句话想说。
一句话是:“妈妈,我好想你留下来。”另一句话是:“妈妈,我更想你送我一本字典作纪念。”
当记者告诉方思清将会为他们都送上一本爱心字典时,方思清笑了,笑得十分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