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文章
图文最新
热点文章
中国教师发展基金会秘书长杨春茂公布“2012教育年度辣评
来源:新华教育 作者: 编辑:王菲 时间:2012-12-18

       梳理年度教育声音、教育事件、推举优秀教育家、教育机构——2012新华教育论坛“大国教育之声”于2012年12月18日在北京大学博雅酒店中华厅举行,新华网教育频道对发布会进行现场直播,以下是本次发布会的精彩摘要:

20121218163036.jpg

教育部中国教师发展基金会秘书长杨春茂发布“教育年度辣评” 新华网 郭小天 摄

        焦虑的中国父母请反思

        我们常说,天下无不是的父母。也对,也不对。如果父母过于控制子女的生活,压抑子女的精神生命,向子女转嫁压力,这不是真正为孩子好,而是一种自私。儿孙自有儿孙福,焦虑的中国父母们不妨停下来反思。

    “中国式接孩子”激千重浪 “接娃症候群”先治家长

        我更愿意将“中国式接孩子”描述为“接孩子症候群”,只因由近而远,从人情、世态到教育、交通、治安,我们可以为它描出一系列症结图谱。这些成因当中,又有多少是父母们能够改变的?只有全社会行动起来, “中国式接送孩子”才有可能慢慢减少,直到最终彻底杜绝。

    “拔苗助长”式的幼儿教育套上的是桎梏和枷锁

        恐怕没有哪个家长不期待自己的孩子成才。但 “拔苗助长”式的超前教育和强化训练,只能过早地给孩子的心灵套上桎梏和枷锁。请别再用唯一的世俗的“尺子”去衡量所有幼儿,还给孩子们一个自然生长的快乐童年。

       透视教师虐童事件 “耳光响亮”打醒了谁

       情感教育,培养孩子爱的能力与正义感,原是幼儿园、小学时期教育的最重要功效。怒气冲冲、口不择言,甚至肆意体罚施暴,伤害的远不是一个被打的孩子。这会给更多孩子带来什么样的精神伤害,又会给未来的中国社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想起来就不寒而栗。教育改革和发展,需要找回那份最基本的爱与尊重。

       老师的一次拥抱值多少钱?人性化不是乱收费理由

       当一次拥抱需用金钱来购买的时候,那么,一次微笑,一句表扬也就需要用金钱来购买了,如此发展下去,我们的幼儿园就变成了买卖园了,这是幼儿园教育的悲剧,这是中国教育的悲剧。

        出身决定出路?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

        中国是一个人情大国,这本没错,但这个人情只有建立在尊重公平的基础上,才能让人情效益变成社会文明效益,如果只对少数人讲人情,必然让社会的公平机制破损。改变出身决定命运,让知识决定命运、智慧决定命运、勤奋决定命运成为社会主流是我们的当务之急。

       取消奥数,如何让老百姓“信以为真”

        要让老百姓不担忧“拼爹”,治标之法是制定一个公平的“小升初”招生方案;而治本之法就是彻底实行“免试就近入学”,但前提是实行教育资源均衡化,取消一切重点中学,对办学条件的差异通过调节投入限期解决,对师资配备的差异可以立即实行教师的均衡配备和流动制度。

       校庆不该是校友仰望高官的剧场

       中国的学校面临一个挑战:如何办让广大校友和师生满意的校庆。以庆典大会为核心,重在突出高官校友、知名校友的传统校庆模式,正遭受越来越多的质疑。在刚过去的国庆长假期间,一些大、中学校迎来了各自的校庆,表现可圈可点。

    “子嫌父贫”或是假想的靶子

        对个案中反映出的亲情裂痕、孝道迷失,我们固然可大举抨击;但较之于喷口水,我们更需要的,是正视现代家庭建构和传统伦理之间的内在紧张:如果以家境悬殊为引线的“家庭战争”,总在上演着;如果贫富符号,真的已经成了亲情疏通的障碍……那些悄然滋长的矛盾,终会在家庭“院落”里埋下不幸的种子。归根结底,“子嫌父贫”,或只是假想的道德靶子;可它激起一片义愤,也包含着人们在伦理价值的惶惑。

    “90后”不会永远是实习生

        对不断的“新新人类”的“挑战”,作为过来人的我们是否也要学会改变和成长?更关键的是,我们又要以怎样的方式对待他们,让将来不再是实习生的“90后”不至于“媳妇熬成婆”,对他们的后一代持有更为开放与包容的心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