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学期开学,台北市教育大学附属小学的老师在校门口,戴着头饰迎接学生。新华社发
记者近日应邀赴台湾参访部分知名大中小学。连续几天的面对面访问,记者看到了很多学校在管理和育人方面的独特风格。
令记者印象深刻的是辅仁大学开发的一套职业生涯指导系统。学生从入学时就可以在线进行专业化测试,通过180道由心理学、职业规划师等专业人士结合美国先进经验开发的测试题,学生可以比较清晰地看到自己的特质、潜能和不足,然后根据自己的职业理想、价值取向,有针对性地进行课程选修和技能提升。相关院系的教师据此进行课程调整、设计,对学生进行后台指导,帮助他们更好地与就业市场对接。
这个系统由台湾教育主管部门出资、委托辅仁大学开发,并将免费向台北地区所有大学开放。这意味着教育资源将实现最大程度的优化和共享,而学生拓展知识空间、提升职业技能的渠道也将不断延伸。
台湾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是一所被家长追捧的名校,但校长却从未遇到过选择学生的烦恼。作为公立中学,学校录取学生的唯一原则就是就近入学。每到招生季节,当地公安系统会提供学校所在学区的适龄学生的家庭户口登记时间,电脑会自动进行排名,按入住学区时间的先后排出学生入学顺序。校长说,这些信息都会进行公示,没有孩子可以凭借特权或金钱进入学校。虽然,这位校长也承认,久而久之,学校周边也逐渐形成“学区房”,但这种选拔方式仍然是在当前最公平、最有效、最为民众信赖和接受的,而校长本人也从不会面临一到招生季节就想躲起来的社会压力。此外,当地教育主管部门会通过“繁星计划”,专门辟出部分招录名额给偏远地区和贫困家庭的孩子,这些学生的选拔也都要经过严格的程序和公示。
台湾高校的校长是由教授联名提名后竞选产生;为评价学生素质,高校将学生在校期间的社会工作和实践纳入电子档案,学生听讲座、做义工等活动都可通过刷学生卡的方式,进行实时在线登记;为了学生的成长成才,台湾职业学校学生可以报考高职,也可以报考综合型大学,一些高职院校热门专业的录取成绩甚至远远高于综合型大学。
新华社记者 吴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