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文章
图文最新
热点文章
蒋建华:确立"中国精神"引领立人强国
来源:泰州日报 作者:记者 钱兰 编辑:江淼 时间:2012-03-13
在当今我们提出文化强国战略、注重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时代背景下,我们如何构建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正在参加全国“两会”的人大代表、省泰州中学校长蒋建华向本次大会提出关于“确立中国精神”的建议。
为什么提出“确立中国精神”的建议?
人无精神不立 国无精神不强
“人无精神不立,国无精神不强。”昨天,记者连线正在北京参加“两会”的蒋建华。他认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必须要有自己的民族精神,否则便不能自立和自强。中国目前没有一个统一的、社会普遍认同的“国家精神”。在全国“两会”上作为建议提出来,很有必要。
蒋建华说,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的经济发展、社会保障、人民物质生活水平得到了大幅度提升。但是,很多人抱怨我国国民已经或正在面临精神“缺钙”、道德滑坡的现象。中国不能没有“精神”,中国不能允许精神的失落、道德的滑坡。寻找失落的自我,让国民焕发激情,多一些理智,少一些对金钱的崇拜,在当今社会背景下尤为显得重要与必要。
“文化之髓,兴国之魂。”蒋建华认为,文化是民族凝聚力的重要源泉,历史和现实反复证明,没有核心价值体系,一种文化就立不起来、强不起来,一个民族就没有赖以维系的精神纽带,一个国家就没有统一意志和共同行动。
蒋建华说,在古代,中国人讲究“仁义礼智信”;在我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壮丽进程中,我们党和人民创造了伟大的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当今的中国,有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有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有“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畏艰险、百折不挠,以人为本、尊重科学”的抗震救灾精神,有“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以《中国精神》命名的书籍有之,以体育的拼搏精神、教师的奉献精神,医生的博爱精神等为代表的行业精神有之,以北京精神、新时期江苏精神为代表的地方精神有之,以“雷锋精神”“铁人精神”为代表的个人精神有之,至于企业精神、校园精神更为常见。但是,真正的“中国精神”内容没有明确、统一、具体的答案。
如何提炼“中国精神”?
分征集、凝炼、确立、宣传、践行几个步骤实施
如何提炼确立“中国精神”?蒋建华建议将“中国精神”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之核心,中国文化精髓之精髓,呼吁尽快填补“中国精神”的空白,期盼“中国精神”的诞生,确定“中国精神”的具体内容,帮助国民明确“精神坐标”,提升全民族文明素质,增强中华文化的软实力、向心力、震撼力,鼓舞国民追求卓越、自强不息,进而以“中国精神”助推中国发展,以“中国精神”引领立人强国,以“中国精神”塑造国家形象。
他建议,党和政府对此应当引起高度关注,在全社会广泛宣传发动,尽快组织有关专家学者加以调查研究,征集、发掘、凝炼“中国精神”,在充分征求国民意见的基础上,由全国人大常委会交给有关部门讨论通过,形成全体国民共同的精神财富。他建议,具体操作步骤如下:征集“中国精神”,凝炼“中国精神”,确立“中国精神”,宣传“中国精神”,践行“中国精神”。
“期望所确立的‘中国精神’简洁大气、通俗易懂、内涵深刻、品位博雅、超越时空,能充分体现中华民族的‘精气神’,真正成为中华儿女喜爱的‘国之魂’。”蒋建华说。
为什么提出“确立中国精神”的建议?
人无精神不立 国无精神不强
“人无精神不立,国无精神不强。”昨天,记者连线正在北京参加“两会”的蒋建华。他认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必须要有自己的民族精神,否则便不能自立和自强。中国目前没有一个统一的、社会普遍认同的“国家精神”。在全国“两会”上作为建议提出来,很有必要。
蒋建华说,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的经济发展、社会保障、人民物质生活水平得到了大幅度提升。但是,很多人抱怨我国国民已经或正在面临精神“缺钙”、道德滑坡的现象。中国不能没有“精神”,中国不能允许精神的失落、道德的滑坡。寻找失落的自我,让国民焕发激情,多一些理智,少一些对金钱的崇拜,在当今社会背景下尤为显得重要与必要。
“文化之髓,兴国之魂。”蒋建华认为,文化是民族凝聚力的重要源泉,历史和现实反复证明,没有核心价值体系,一种文化就立不起来、强不起来,一个民族就没有赖以维系的精神纽带,一个国家就没有统一意志和共同行动。
蒋建华说,在古代,中国人讲究“仁义礼智信”;在我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壮丽进程中,我们党和人民创造了伟大的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当今的中国,有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有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有“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畏艰险、百折不挠,以人为本、尊重科学”的抗震救灾精神,有“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以《中国精神》命名的书籍有之,以体育的拼搏精神、教师的奉献精神,医生的博爱精神等为代表的行业精神有之,以北京精神、新时期江苏精神为代表的地方精神有之,以“雷锋精神”“铁人精神”为代表的个人精神有之,至于企业精神、校园精神更为常见。但是,真正的“中国精神”内容没有明确、统一、具体的答案。
如何提炼“中国精神”?
分征集、凝炼、确立、宣传、践行几个步骤实施
如何提炼确立“中国精神”?蒋建华建议将“中国精神”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之核心,中国文化精髓之精髓,呼吁尽快填补“中国精神”的空白,期盼“中国精神”的诞生,确定“中国精神”的具体内容,帮助国民明确“精神坐标”,提升全民族文明素质,增强中华文化的软实力、向心力、震撼力,鼓舞国民追求卓越、自强不息,进而以“中国精神”助推中国发展,以“中国精神”引领立人强国,以“中国精神”塑造国家形象。
他建议,党和政府对此应当引起高度关注,在全社会广泛宣传发动,尽快组织有关专家学者加以调查研究,征集、发掘、凝炼“中国精神”,在充分征求国民意见的基础上,由全国人大常委会交给有关部门讨论通过,形成全体国民共同的精神财富。他建议,具体操作步骤如下:征集“中国精神”,凝炼“中国精神”,确立“中国精神”,宣传“中国精神”,践行“中国精神”。
“期望所确立的‘中国精神’简洁大气、通俗易懂、内涵深刻、品位博雅、超越时空,能充分体现中华民族的‘精气神’,真正成为中华儿女喜爱的‘国之魂’。”蒋建华说。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