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文章
图文最新
热点文章
家长学历低孩子无缘好学校?
来源:检察日报 作者: 编辑:江淼 时间:2012-04-25

  汉口利济北路64岁的刘师傅诉称,他带着6岁多的孙子到武汉市崇仁第二小学参加一年级新生入学面试,由于他未按通知书的要求带上最高学历证,孙子被校方拒绝面试(4月24日《楚天都市报》)。

  这让刘师傅一头雾水:若家长是高知,孩子入学是不是会有特别优待?学校负责人给出的解释是,要求家长出示最高学历证,主要是校方想对新入学孩子的家庭教育背景做个摸底,以便在后期教育过程中,双方形成良好互动。可是学校的解释实难服众。每个家长都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家长的学历不高未必不重视家庭教育,而高学历家长的孩子未必个个出类拔萃,相反学历不高的许多家长深受学历低之害,非常重视家庭教育,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面试家长表面上淘汰的是家长,其实淘汰的是孩子的受教育权。

  《义务教育法》规定:适龄儿童、少年免试入学。去年12月教育部下发的《关于规范幼儿园保育教育工作防止和纠正“小学化”现象的通知》规定:严格执行义务教育招生政策,严禁一切形式的小学入学考试。规范小学招生程序,依法坚持就近免试入学制度,严禁小学举办各种形式的考核、面试、测试等招生选拔考试,不得将各种竞赛成绩作为招生的依据。武汉市这家小学的入学面试违反了教育部的规定,更为重要的是,是对低学历家长和孩子们的歧视。学历不高的家长不仅受到学校的歧视,而且孩子会“恨乌及屋”对自己的生身父母产生歧视,不利于家庭关系的和睦,也不利于家庭教育的正常开展,更不利于孩子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面试孩子和家长违背了教育规律,也违背教育初衷。按理说秋季才是小学入学招生的季节,可是学校为何提前到春季组织招生面试?目的可能有两个:一是抢夺优质生源,得天下英才而育之;二是开发家长资源,先掌握一些优秀家长的材料,将来为学校所用。

  无论是面试孩子还是面试家长,说到底都是教育不公语境下的怪胎,教育资源的不均衡、教育布局的不合理,家长不得不为孩子争夺优质教育资源,也有了学校不惜违背法律规定争抢优质生源,在这种“双向选择”下,让学生尊严扫地,更把应试教育传导到学前教育阶段。政府唯有加大对教育投入,使校际间、城乡间教育资源在硬件和软件设施上实现均衡化,学校布局合理化,每个孩子都有公平接受教育的机会,让每个孩子就近入学接受教育。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