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文章
图文最新
热点文章
学龄前儿童数学该到啥水平 会10以内加减法就行了
来源:重庆日报 作者: 编辑:王菲 时间:2012-05-25

       培养幼儿审美、开发幼儿科学兴趣需关注细节

  该《指南》将幼儿的学习与发展分为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个领域。家长们纷纷表示,方案很细致,但要一条条对照实现起来,并不容易。

  记者了解到,《指南》条款清晰、指向性强,许多建议成为幼教工作者记录对照的内容,如针对幼儿健康,要保证幼儿每天睡眠11-12小时,其中午睡应达到两小时左右;午睡时间可以随幼儿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减少。每天为幼儿安排不少于两小时的户外活动,其中体育活动时间不少于1小时,季节交替时要坚持等。

  5岁幼儿家长陈琳说,一些关注培养幼儿审美、开发幼儿科学兴趣的指导细节,让家长们受益匪浅,如提供具有重复性旋律和词语的音乐、儿歌和故事,或利用环境中有序排列的图案,如按颜色间隔排列的瓷砖、按形状间隔排列的珠帘等,鼓励幼儿发现和感受其中的规律美;鼓励幼儿用绘画、照相、做标本等办法,记录观察和探究的过程与结果,注意要让记录有意义,通过记录帮助幼儿丰富观察经验、建立事物之间的联系和分享发现。

  孩子说谎大人要反思,语言文明为孩子作表率

  3-6岁的学龄前儿童在成长过程中,会不断地学习模仿大人的做法。《指南》的教育建议部分对成年人提出了明确要求,如为了保护其自尊心和自信心,应关注幼儿的活动和表现,善于发现其优点和长处,多给予肯定和表扬,不要拿幼儿的不足与其他幼儿的优点作简单比较。

 “我发现儿子小小年纪,已经学会说话‘带把子’了。”平时做小生意的刘宏涛说,也许是自己平时说话不注意场合,6岁的儿子时不时冒出一句脏话让父母感觉很吃惊。

  在“语言”部分,《指南》建议成年人注意语言文明,为幼儿做出表率,如与他人交谈时,认真倾听,使用礼貌用语。在公共场合不大声说话,不说脏话、粗话。幼儿表达意见时,成人可蹲下来,眼睛平视幼儿,耐心听他们把话说完。

   《指南》还建议成年人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语言行为习惯,如结合情景提醒幼儿一些必要的交流礼节;如对长辈说话要有礼貌,客人来访时要打招呼,得到帮助时要说谢谢等。提醒幼儿遵守集体生活的语言规则,如要轮流发言,不随意打断别人讲话等。提醒幼儿注意公共场所的语言文明,如不大声喧哗。

[1] | [2] 共 2 页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