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 考试教辅是首选
孩子看书大部分是按自己的兴趣进行选择,看的书也良莠不齐。家长又是如何给孩子挑书的?记者调查发现,不少家长对此显得有些盲目和功利。
“孩子读初二了,正是关键时期。给他买了一些辅导书,趁寒假期间好好补习一下功课。”一位40来岁的中年女士手中抱着刚选好的五六本厚厚的教辅类图书对记者说。
当记者问及是否考虑给孩子购买一些文学类、科普类图书时,这位家长无奈地说:“人家的小孩不是上培训班,就是在家里自学,如果自己的孩子还不抓紧学习,考不上重点高中,以后考大学就难了。所以,其他图书以后再说。”
记者在调查中发现,类似这位家长的情况不在少数。
在解放碑重庆书城,记者看到不少家长是带着小孩一起来挑书,但是他们的手中拿的多是课外辅导书。例如《小学生作文》、《小学英语阅读强化训练》、《小学教材全解》等。
在书城6楼的收银台前,排队交款的队伍里,好几位家长手里拿着《名牌小学入学准备全方案》系列丛书。一位年轻家长说,孩子5岁了,自己也不晓得该给他买点什么书看,因为刚刚看到有家长在买这套系列丛书,所以也买了几本。他说:“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专家 不必视漫画书如洪水猛兽
在孩子假期究竟该读什么书好的问题上,重庆星光小学教师蓝芳表示,家长在引导孩子读书上存在的误区之一就是急功近利,比如给孩子买很多作文书,期望提高孩子的作文成绩,但孩子未必喜欢看,自然也就起不到好的效果。
“读书对孩子的成长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而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蓝芳说,孩子喜欢读漫画书不一定是坏事,家长不必视漫画书如洪水猛兽。“如果孩子欣赏这类图文并茂的书,他们也会和主人公一样,荒岛敢闯、丛林敢走、冰河敢涉、沙漠敢越。”
“给孩子选择什么样的书要因人而异,因孩子成长的时间段而异。”重庆少儿图书馆馆长刘红称,3岁之前,以培养孩子对书本的兴趣为主,这种书最好是不容易损坏和便于清洁的。3-5岁,选择完整故事情节的书,主要以图为主,内容可以是简单的童话故事,或认识动物、植物和生活用品分类和命名的图片。5-6岁,文字阅读很重要,图文的比例应该各占一半,或者文字多于图。小学高年级及初中阶段,则鼓励孩子在自由阅读的同时,有目的地加诸一些自然类、文史类、科普类的书籍。对于再大一些的读者来说,只要是内容健康、适合他们的年龄、能引发他们的积极思考的书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