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昨日,记者跟随由5名北仓镇青年志愿者和8名河北工业大学学生组成的志愿者队伍,来到北辰区王秦庄小学。
【专题】新闻战线开展“走转改”活动 北方网记者走基层

志愿者向学生们宣讲雷锋精神。本报记者常朴摄 通讯员庞钟欣
天津北方网讯:昨日,记者跟随由5名北仓镇青年志愿者和8名河北工业大学学生组成的志愿者队伍,来到北辰区王秦庄小学。这里就读的孩子有三分之二是随父母入津的流动儿童,还有父母不在身边的留守儿童,志愿者和学校建立机制,定期到学校和孩子家中与孩子们开展互动。
讲述英雄人物的故事、有奖趣味知识问答、你讲我猜……这些志愿者大哥哥、大姐姐们,面对小学生,使出了浑身解数。孩子们和志愿者一年前就已开展了互动,因此,他们总是很盼望志愿者的到来,在互动中也玩得很开心。
学校的活动结束后,几名志愿者来到了一年级女孩妞妞的家中,妞妞一家是江西人,生活比较贫困。父母在红桥区打工,爷爷奶奶在王秦庄小学附近的电热器工厂打工,由于父母租的房子不宽裕,妞妞平时就和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志愿者给妞妞送去了新学期的学习用品,并帮助她的爷爷奶奶擦了玻璃,妞妞则给这些大哥哥大姐姐们展示了自己的绘画作品、在学校获得的奖状。志愿者董海越说:“关爱儿童是社会的责任,我们把关爱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作为我们志愿服务的重点,目的就是让他们在天津生活得更好更快乐”。
志愿者江东凯告诉记者,一年多的志愿服务让他感觉到,在学校里,这些孩子和普通孩子没有任何差别,但他们中的大多数走不出从家到学校两点一线组成的“小天地”。放学回到家,他们更会因没有父母陪伴感到孤单,寒暑假会因没有机会和父母一起去游乐场而失望。他们希望在2013年,能够有机会带这些孩子走出小天地,带他们去游乐场和博物馆看一看,真正开拓他们的眼界。
王秦庄小学德育处韩老师告诉记者,进城务工者把孩子带进梦想中的城市,希望他们成为真正的城里人。然而,现实与理想的矛盾,往往令他们没有太多陪孩子的时间,更没有先进的教育理念。这些流动儿童面临着教育、贫困和社会边缘化等诸多问题,直接影响着他们的行为、心理和职业技能的发展,格外需要社会各界和志愿者的帮助,为他们补上这些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