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文章
图文最新
热点文章
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完成 初步缓解“入园难”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 作者: 编辑:王菲 时间:2014-02-28

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圆满完成

         3年来全国在园幼儿增加918万人

        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67.5%提前实现“十二五”目标

      “截至2013年底,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各项目标任务圆满完成,在园幼儿增加918万人,相当于过去10年增量的总和,‘入园难’问题初步缓解。”在教育部今天举行的新春新闻发布会上,教育部基础教育二司司长郑富芝表示。 

  为切实解决“入园难”问题,2010年11月国务院出台《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将大力发展学前教育作为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的突破口,要求各地以县为单位,编制实施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 

  “三年行动计划的实施,有力地推动了学前教育的快速发展。”郑富芝介绍说,据统计,2013年全国共有幼儿园19.86万所,比2010年增加4.82万所,增长了32%;在园幼儿达到3895万人,比2010年增加918万人,增长了31%。全国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67.5%,比2010年增加了10.9个百分点,提前实现了“十二五”规划提出的60%的目标。 

  经费投入大幅增长,增加普惠性资源 

  为了支持各地实施好三年行动计划,教育部会同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实施了8个国家学前教育重大项目,重点扶持中西部农村地区和城市薄弱环节。 

  据介绍,2011年至2013年,中央财政学前教育项目经费投入500亿元,带动地方各级财政投入1600多亿元。全国财政性教育经费中学前教育占比从2010年的1.7%提高到2012年的3.4%,预计2013年将进一步增加。 

   “这些项目主要可分为四大类,一是幼儿园建设类,支持中西部农村扩大学前教育资源;二是综合奖补类,鼓励社会参与、多渠道多形式举办幼儿园;三是实施幼儿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四是建立学前教育资助制度,对家庭经济困难儿童、孤儿和残疾儿童入园给予资助。”郑富芝表示,这些项目发挥了重要的引领和激励作用。 

  据初步统计,各地已新建2.5万余所幼儿园,利用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的富余资源和其他公共资源改扩建幼儿园3.4万余所,依托农村小学增设附属幼儿园4.6万余所。中央财政学前教育巡回支教项目支持陕西、贵州等13个省(区、市)设立支教点1500余个,聘用乡村幼儿园教师和志愿者4000余名,受益幼儿约4万人。此外,各地普遍建立了学前教育资助制度,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幼儿超过400万人次。 

  “3年前,很多城镇小区要么没有配套的幼儿园,要么就是收费贵,老百姓上不起。”郑富芝介绍说,3年来,各地积极研究制定规范城镇小区配套幼儿园建设和管理办法,新建、补建、回收了一批配套幼儿园,办成公办园或委托办成普惠性民办园,“如今,小区配套幼儿园已经成为扩大城镇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的主渠道”。此外,2013年,企事业单位办、集体办幼儿园和民办园比2010年增加3.2万所,增长26%。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