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文章
图文最新
热点文章
北京小升初取消”共建生“ 推优入学方式仍保留
来源:北京晨报 作者: 编辑:江淼 时间:2014-04-23
概要:昨天下午,本市2014年义务教育阶段入学政策正式发布。今年义务教育阶段入学将实行计划管理。
昨天下午,本市2014年义务教育阶段入学政策正式发布。今年义务教育阶段入学将实行计划管理。各区县将按学龄人口数量、小学毕业生数量和中小学校办学规模等制定小学、初中招生计划并报市教委备案。今年还将首次启用小学和初中入学服务系统,有效“堵死”跨区、跨片择校的通道。此外,市教委明确强调,今年小升初将取消共建生。
防择校
两套系统 实现全对接
与往年不同,今年义务教育阶段入学最大的变化是首次采用小学和初中入学服务系统。该系统将使原有的学生信息采集系统与学校CMIS系统实现“无缝对接”,将对每一个学生入学途径和方式进行全程记录,教育行政部门依据权限进行查询和监控。
据介绍,去年本市使用了小学入学信息采集系统,适龄入学儿童在该系统登记后,每个学生都将生成唯一的一个学籍号码。学校也将拿到一份“片内学生名单”作为小学入学报名依据。市教委委员、新闻发言人李奕表示,电子学籍管理系统启用后对跨区入学和非学龄儿童入学进行了严格控制。今年双系统同口径对接后,将对学生入学前的户籍所在地、居住地及所入读的学校、小学入学方式、初中升学方式都将清晰记录在案,形成连续的入学轨迹。义务教育入学更加公开、透明。
北京市中小学管理信息系统将依据小学和初中入学服务系统建立新生学籍。据了解,非京籍学生及外国籍学龄儿童如在本市就读,也都需进行信息采集工作。信息采集系统分为京籍、非京籍、外籍。非京籍学生要以监护人务工证就近为准。
此外,今年北京市教委建立义务教育阶段入学公众服务门户网站,该网站将于4月底向社会公布,家长和学生可通过电脑、手机访问该门户网站。门户上将提供各区县的政策咨询电话,并发布市、区县的相关政策咨询服务信息以及各区县辖区内的中小学信息,供家长及学生参考。
共建入学 正式被取消
此前,坊间一直流传各区县将取消共建生,这一消息今日已得到市教委证实。市教委委员李奕表示,共建生是北京特有的入学途径,实施途径是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与名校通过合作共建,满足职工子女享受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李奕表示,随着国家对基础教育投入的增加,特别是对义务教育阶段全面保障的实现,共建的时代意义已经完成,今年将正式取消。
计划招生 多招须审批
随着入学服务系统及电子学籍双系统的同口径对接,今年北京市将实施严格的计划管理招生。李奕表示,今年将把招生计划与两个系统紧密结合,各区县通过入学信息采集,了解适龄入学儿童数量及小学毕业生数量。根据大致入学人数及中小学办学规模等相应条件制定各校招生计划。
本市各大、中、小学需根据入学系统统计情况将招生数量及招生类别进行上报,严格按照计划招生,不得随意调整招生计划。如果实际招生中,出现多于计划的学生,则需要上报区县教委,说明理由,申请重新审批名额。
此外,北京市教委要求,各区县教委需严格执行市教委统一规定的时间表和入学工作程序。坚决治理乱收费;坚决禁止公办学校单独或与社会培训机构联合或委托举办各类以选拔生源为目的的培训班;坚决禁止学校私自招生;坚决禁止在义务教育阶段入学工作中组织任何形式的考试、测试和面试选拔学生,严禁将各种竞赛成绩、奖励证书作为入学依据;坚决禁止初中校违规在小学非毕业年级提前招生。
昨天下午,本市2014年义务教育阶段入学政策正式发布。今年义务教育阶段入学将实行计划管理。各区县将按学龄人口数量、小学毕业生数量和中小学校办学规模等制定小学、初中招生计划并报市教委备案。今年还将首次启用小学和初中入学服务系统,有效“堵死”跨区、跨片择校的通道。此外,市教委明确强调,今年小升初将取消共建生。
防择校
两套系统 实现全对接
与往年不同,今年义务教育阶段入学最大的变化是首次采用小学和初中入学服务系统。该系统将使原有的学生信息采集系统与学校CMIS系统实现“无缝对接”,将对每一个学生入学途径和方式进行全程记录,教育行政部门依据权限进行查询和监控。
据介绍,去年本市使用了小学入学信息采集系统,适龄入学儿童在该系统登记后,每个学生都将生成唯一的一个学籍号码。学校也将拿到一份“片内学生名单”作为小学入学报名依据。市教委委员、新闻发言人李奕表示,电子学籍管理系统启用后对跨区入学和非学龄儿童入学进行了严格控制。今年双系统同口径对接后,将对学生入学前的户籍所在地、居住地及所入读的学校、小学入学方式、初中升学方式都将清晰记录在案,形成连续的入学轨迹。义务教育入学更加公开、透明。
北京市中小学管理信息系统将依据小学和初中入学服务系统建立新生学籍。据了解,非京籍学生及外国籍学龄儿童如在本市就读,也都需进行信息采集工作。信息采集系统分为京籍、非京籍、外籍。非京籍学生要以监护人务工证就近为准。
此外,今年北京市教委建立义务教育阶段入学公众服务门户网站,该网站将于4月底向社会公布,家长和学生可通过电脑、手机访问该门户网站。门户上将提供各区县的政策咨询电话,并发布市、区县的相关政策咨询服务信息以及各区县辖区内的中小学信息,供家长及学生参考。
共建入学 正式被取消
此前,坊间一直流传各区县将取消共建生,这一消息今日已得到市教委证实。市教委委员李奕表示,共建生是北京特有的入学途径,实施途径是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与名校通过合作共建,满足职工子女享受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李奕表示,随着国家对基础教育投入的增加,特别是对义务教育阶段全面保障的实现,共建的时代意义已经完成,今年将正式取消。
计划招生 多招须审批
随着入学服务系统及电子学籍双系统的同口径对接,今年北京市将实施严格的计划管理招生。李奕表示,今年将把招生计划与两个系统紧密结合,各区县通过入学信息采集,了解适龄入学儿童数量及小学毕业生数量。根据大致入学人数及中小学办学规模等相应条件制定各校招生计划。
本市各大、中、小学需根据入学系统统计情况将招生数量及招生类别进行上报,严格按照计划招生,不得随意调整招生计划。如果实际招生中,出现多于计划的学生,则需要上报区县教委,说明理由,申请重新审批名额。
此外,北京市教委要求,各区县教委需严格执行市教委统一规定的时间表和入学工作程序。坚决治理乱收费;坚决禁止公办学校单独或与社会培训机构联合或委托举办各类以选拔生源为目的的培训班;坚决禁止学校私自招生;坚决禁止在义务教育阶段入学工作中组织任何形式的考试、测试和面试选拔学生,严禁将各种竞赛成绩、奖励证书作为入学依据;坚决禁止初中校违规在小学非毕业年级提前招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