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文章
图文最新
热点文章
四川渠县一山村小学严重缺水 老师挑水挑到哭
来源:中国广播网 作者: 编辑:江淼 时间:2014-05-08

  清退代课教师后学生无法如期毕业

  提起当年的小寨村小学,肖胜雄颇为自豪。“我们学校去年都还是全县唯一的一所完全村小,历年来学生的成绩都处于全乡前茅。附近三个乡的适龄儿童都到我们这里读书,从幼儿班到六年级班级齐全,在校学生100多人,最高峰时200多人。”

  在当地不少村民看来,小寨村小学的衰败是从清退代课教师开始的。

  渠县教师缺编现象一直存在,小寨村曾经聘用了三名代课教师。前两年,县里按照有关规定清退了代课教师。

  “我可能是我们县里唯一一名还存在的代课教师。”肖胜雄说。

  清退了代课教师,其原先所在岗位不能得到及时补充,一些班级就没有了老师。“这样一来,几个班级都垮了。”

  班级垮了,学生还存在。分流这些失去了原来所在班的学生成为了当地村民心头之痛。“要么转学,要么降级。转学的话,到最近的贵福镇,也要走几个小时的路,家长们只能抛下农活,到镇上租房子陪娃娃读书;降级的话,又无法按期完成学业,等于说将来参加工作都要延迟一年。”

  小寨村小学的学生大多是留守儿童,父母都在外地打工。对于失去原先所在班级的留守儿童而言,降级是唯一的选择。今年11岁的何海丽就面临这样的情况。她家住渠县大义乡庙沟村,按照就近入学的原则,她进入小寨村小学,每天5点钟就起床,从家里到学校,要走一个半小时的路。去年,她所在的五年级班主任老师被清退了,她原先所在的班垮了。如果转学到贵福镇,那么她每天上学要走近4个小时的路,显然不太现实。父母都在外打工,没有条件陪读。因此,她唯有降级,“再读一个五年级。”

  据了解,像何海丽这样的情况,在该校并不少见。

  学生午餐很难得到保障

  由于上学的路程比较遥远,一些学生中午无法选择回家吃饭。

  “我们学校现在有60多名学生,大概有20多人中午不能回家吃饭。”常兴碧老师告诉记者,“我们学校没有食堂,也没办法保障学生的午餐。”

  多年来,不能回家吃午饭的学生面临三种选择:不吃午饭;早上上学时就在家里带上午饭;在学校附近的农民家里吃午饭。

  近年来推广的营养餐在该校是以发放一瓶牛奶和一根火腿肠的方式进行。

  今年51岁的肖前芳曾是该校的代课教师,去年被清退。她家就在学校旁边,在很多家长的要求下,她家成了一个临时“学生食堂”。

  “在我家里吃饭的有十几个娃娃,每人每顿3元钱,米饭管够,菜以蔬菜为主。”肖前芳告诉记者,一些娃娃家庭条件比较困难,她就只收2块钱或者不收钱。“不能让人觉得我是在做生意,要赚娃娃的钱。”

  她认为,这种现状应该得到改变,“我打心眼里希望学生娃娃们能够喝上热开水、吃上热饭。”

  饮用水源不足 老师挑水挑到哭

  事实上,在小寨村小学,不仅学生,也包括老师们,“喝上热开水、吃上热饭”往往并不是一件非常容易的事情。

  “我们最大的烦恼是饮用水源严重不足!”常兴碧老师告诉记者。

  该校曾有一口水井,但近年来常常枯竭。老师们只有到山下一里路之外的地方挑水。“按理说也不是很远,但是是上坡路,又狭小坎坷不平,我们挑起来非常吃力。”刘光于老师腰椎和颈椎都有病,挑水对她来说实在是苦不堪言。

  晴天还好,稍微下一点雨,挑水就更是问题了。“路不好走,有时候挑到半路上,脚跟一滑,人就摔倒了,水把全身都浸湿了。”徐梅最怕挑水。好几次,她挑着挑着就哭了。

[1] | [2] | [3] 共 3 页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