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们在兴高采烈地领取新书
不少小伙伴感叹“从开学到放假就像开拖拉机,从放假到开学就像开兰博基尼”。新学期已经如期而至,打扫卫生、发新课本……每个学校都在用自己的方式迎接新学期的到来,沉静了两个月的校园里不断传出孩子们的笑声。
□东方今报记者 高冬丽实习生 周乐陶/文 记者 沈翔/图
学籍号
外来务工子女流动有监测
近日,教育部发出通知,要求各地教育部门全面应用全国中小学生学籍信息管理系统,通过学籍系统监测流动人口随迁子女流动情况,教育部将为每位学生核发全国唯一的学籍号。
目前,郑州市内各区已经将报名的外来务工子女按照相对就近的原则分配了学校。
据一些小学有关负责人介绍,今年报名过程中,一些外来务工子女在老家上过一年级,今年适龄儿童报名时,这些孩子想在郑州重新上一年级,就谎称没有上过学。但登录学籍系统,填写完各种信息进行审核时,就出现了审核不通过的情况,并显示出学生此前的具体入学信息。而且,即使该生在老家因各种原因休学,想再读一年一年级,系统也会显示该生有“休学申请”。
此外,对于一些不够年龄想入学的孩子,有些家长就故意将孩子出生日期及身份证号进行修改或造假,学籍系统会显示身份证号不存在。这样,造假的孩子就没办法入学。
新课本
接地气 例子都是身边事儿
昨天上午,新课本已经陆续发到学生们手中。新课本有啥变化?据了解,使用人教版教材的小学三至六年级不再进行逐年滚动更新,而是“一刀切”在开学时全部完成教材“升级”。
据郑州市管城区货栈街小学副校长魏涛介绍,数学课本由32开改为16开大开本。据了解,这也是人教社60年来小学数学教材使用的最大开本。封面左上角印有一个白绿相间的圆形标志,整体造型是一本正在打开的书,空白处写着“教育部审定2013”的字样。
据了解,今年秋季三至六年级更新教材之后,就会出现教学内容交叉的情况。如四年级学生课本中关于“公顷与平方千米”,实际上在三年级旧版教材中都已经学过,此外,数字编码这一知识点将由五年级知识点变为三年级“综合实践”的内容。
“课本上的例子更接近生活,更便于学生理解。”魏涛表示,以统计与概率为例,以前课本上的例子,主要是城镇居民居住面积、甲乙两地绿化、寿命等与学生生活较远的例子,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吃力,老师需要在讲课过程中穿插一些生活中的例子作为补充。但新课本的例子则都是学生身边的事情,如天气变化、学生上学方式、出生年月日、电器销售情况等,既有趣又便于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