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文章
图文最新
热点文章
“最悲伤作文”是怎样的“沉重教训”?
来源:光明网-时评频道 作者: 编辑:江淼 时间:2015-08-31

  作者:辛木

  临近开学,包括“最悲伤作文”诞生地四川凉山州越西县宝石小学在内的10多所凉山州小学,先后告知支教志愿者,教育部门出台了新政策,没有教师资格证的不能继续教书。此外,网友受作文感动,进而捐款扩建的西昌索玛花爱心小学,也被政府认定为违建即将被强拆。有的志愿者担心,即将入学的211名小学生读书成问题。(8月29日《北京青年报》)

  尽管当地政府表示,“政府会保障孩子们享受基础教育的权利,孩子们肯定不会没有学上的”,但是,当地教师资源紧缺的现状由来已久,多少年都无法解决的“老大难”问题,如何会在开学在即的当下一蹴而就?

  从表面看来,当地要求支教的志愿者必须持有教师资格证以及拆除违建的爱心小学的理由都显得堂而皇之,令人无可辩驳。但实际上,大家都心知肚明,倘若不是出了“最悲伤作文”那件事,当地政府是绝不会出台该规定的。毕竟,支教老师大多是大学生,极少拥有教师资格证,更主要的是,当地这种由志愿者来维持教学的局面已经多年了,而索玛花爱心小学也已投入使用4年了,之前当地教育部门对支教志愿者以及该小学一直持支持态度,从未提到过学校存在违建的事情(学校是索玛基金会从农民手中买地皮后建起来的,在土地使用手续方面肯定存在着违规之处,但这种违规往往是在当地政府默许甚至是公开支持的情况下发生的),为什么在即将开学的节骨眼上,在师资问题和校舍问题都尚未得到落实的情况下,不但对支教志愿者拒之门外(索玛基金会即使要派有教师资格证的教师也被拒绝),还非要把学校拆之而后快呢?

  当地政府并不避讳这样做的真正原因,譬如,越西县分管教育工作的陈姓副县长对媒体表示,《最悲伤作文》对县里是“一个沉重的教训”。事实上县里所有民政政策都是落实到位的,孩子不是没人管,也并非一些媒体臆想的那么贫穷……“现在发现一些老师的做法,不论是有意还是无意的,都对这里产生了伤害”……“要是再闹出一个这个事儿来,你说我们怎么样来承担?”

  说来说去,根本症结其实就是在于,前段时间“最悲伤作文”事件发生之后,在引爆广大网友泪点的同时,也令当地政府颇为不爽。当地政府觉得,“最悲伤作文”会让人觉得,当地政府没有尽到相关责任,甚至招致了一些网友的责难。翻看一下事件发生后的媒体报道以及网友议论,的确存在着这样的情形。但也应该承认,当地政府对该事件予以回应之后,人们很快便冰释了对当地政府的误解,有很多人甚至还对当地政府的做法给予了较高的嘉许,在某种意义上,该事件最终其实是给当地政府的形象加了分的,倒是最初爆出该事件的索玛基金会,反倒给人以炒作的嫌疑。

  因此,“最悲伤作文”事件其实并未给当地政府带来什么沉重的教训,它还是比较真实地表现出了当地基础教育以及经济发展的状况,何以这些问题的曝光竟会成为“一个沉重的教训”呢?何以认为该事件对当地“产生了伤害”呢?当地政府是不是太过敏感脆弱了?

  我觉得,如果说有教训,那就是当地政府在教育投入上仍然太过欠缺,对外来支教的志愿者的支持扶持力度还不够大。哪能因为某位志愿者老师改了篇学生作文,引起了外界的广泛关注,就觉得自己面子尽失呢?(辛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