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文章
图文最新
热点文章
家长和老师互怼, 不管谁赢了教育都输了
来源:明珠絮语 作者: 编辑:王菲 时间:2017-10-30
 

    -1-

    前些日子,学生的手机又惹祸了。

    泉州的一所高中,因为学校没收了高三学生的智能手机,有家长在群里向班主任兴师问罪,结果却被老师怼了回去。

    火爆的对话内容引发了网友们的争议,有人认为学校的作法不当,同时觉得老师的回应有些过分,有人则为班主任的作法叫好。




.




    -2-

    个人认为,那位家长在群里列数一二三点质问老师,咄咄逼人,不论学校收手机的行为恰当与否,都是不妥当的。

    一是禁止带手机入校是学校的统一规定,收手机也是学校的行为,老师最多是一个执行者的角色。

    打个也许不太恰当的比方说,有时候我们可能觉得某条法律法规不太合理,但质问警察是没有道理的。

    二是家长做的假设“孩子没有办法和家里联系,出了意外谁负责”以及“手机坏了谁赔”,则有些上纲上线了。

    做这样极端的假设来证明别人的错误,常见于街头吵架和法庭辩论,和孩子的老师沟通却拉出这副架势来,真的有点过。

    -3-

    客观地说,对于老师一开始的回答,可以用“有理、有利、有节”来形容。

    你觉得收手机侵犯了学生隐私,那么请您过来指导工作,和学校沟通;怕学校保管手机坏了,请您百忙之中来学校一趟拿回去;怕联系不上孩子出意外,学校早就要求带老人机了。

    也许是觉得老师说得有理,也许是看到其他家长没有附和自己,也许是认识到了不妥,那位家长的态度马上就软了下来。

    但有意思的是,可能是老师的心里觉得憋屈,接下来的话确实有些阴阳怪气。面对家长怕给孩子穿小鞋的担心,表现得有些得理不让人,没有很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

    其实正如家长不满意收手机也不应该向老师问罪一样,老师心里别扭,也应该表现出自己的气度才对。

    -4-

    当然,这件事应该说只是一次偶然,一般情商高一点的家长,就算对老师不满也不会和老师那么说话。

    但从这件事情当中,我们却可以看出现在家长和老师之间的关系太尴尬。

    家长对老师的态度,一般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唯老师的马首是瞻,甚至可以说天天拍老师马屁,另一类是对老师的作法不满意,表示质疑。

    这两种情形其实都是不正常的。

    家长和老师之间应该是平等和谐的关系,而不是一方压倒另一方。不管是家长压倒老师,还是老师压倒家长,对孩子的教育都没有好处。

    以上面的新闻为例,如果家长一表示不满,老师就“诚惶诚恐,死罪死罪”,赶紧把手机还给学生,恐怕班里的纪律非乱了不可;如果老师一说话大家就一边倒的“老师英明”,当然也不正常。

    -5-

    在孩子的教育上,老师和家长的目标是完全一致的,这一点没有任何人怀疑。

    既然如此,大家就应该互相支持,互相协作,而不是谁怕了谁。

    也许大家的理念不同,但应该平心静气坐下来进行沟通,找出一个双方认可的、最合适孩子的措施。

    只有这样,大家才能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把孩子的教育做到最好。

    家长和老师动不动就互怼,不管最后谁赢了,教育都输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