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文章
图文最新
热点文章
上海学前教育年会上专家指出 面对孩子游戏,教师要有颗“大心脏”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教育报 作者: 编辑:王菲 时间:2017-12-18
    本报讯(记者 董少校)“玩游戏的时候,我不小心踩到正在扮演小狗的孩子,跟他说‘对不起’,他回应一声‘汪汪’,事情就过去了。其实孩子可以自己处理游戏中遇到的很多问题,并不需要教师的介入。”在近日举行的2017上海学前教育年会上,静安区华山美术幼儿园教师奚恒鑫的分享,引起与会者的共鸣。

    此次会议设立“让游戏更自主”专题,研讨孩子游戏中教师的角色地位。幼教专家们呼吁,面对孩子游戏,教师要有一颗“大心脏”,给予他们充分的游戏自主权,宽容游戏中出现的小挫折、小意外、小混乱,忍耐忍耐再忍耐,准备好一颗孩子心去读懂他们,让孩子在游戏中自主充分发展。

    孩子游戏时,教师应扮演什么角色?不少人相信教师应当是解决问题冲突的“灭火器”和指挥员,而中国福利会幼儿园教师宋志文发现,教师也可以放下“架子”,成为和孩子拥有同等地位的游戏者。“这样孩子会在游戏中把教师看成是同伴,更好地接纳教师,建立起亲密友谊。”宋志文说。

    把游戏自主权交给孩子后,教室里可能会乱糟糟的,这行吗?上海市教委教研室徐则民认为,一方面教师要用“大心脏”包容游戏过程中出现的“乱”,另一方面要帮孩子养成游戏结束时收拾整理玩具的习惯,这是有益的训练。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