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文章
图文最新
热点文章
孩子告诉你小秘密,你会怎么做?
来源:搜狐教育 作者: 编辑:王菲 时间:2017-12-07
相信每一个老师都享受过这种待遇:很多时候,孩子更喜欢跟老师分享他们内心的“小秘密”,可能连父母都不知道呢。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秘密,孩子也不例外。也许孩子的秘密对于大人来说就是个小笑话,但是对孩子来说却是天大的事。
当孩子告诉你小秘密时,老师是怎么做的呢?孩子们心中那五花八门的“秘密”,是一片童话般的自由王国,是一方“非请莫入”的心灵圣地。我们守护孩子的“秘密”,就是守护孩子的童年。
孩子的秘密从哪里来?
0~3岁:没有秘密。
3岁之前,孩子一直活在与父母等抚养者依赖、共生的世界里,总是把自己与别人的想法、体验混在一起。他们尚未建立“自我”,因而也没有秘密可言。
3~4岁:秘密萌芽。
在3岁左右,孩子开始明确意识到自我和客观世界的分离,逐渐学会用“我”来称呼自己。他能意识到有些事情自己很清楚,而其他人却并不知情,“这是只属于我的东西”,于是秘密出现了,这是一个全新的天地,是他的内心世界。当然,这时的孩子对于要保守秘密还是公开秘密毫无意识。
4~5岁:感受秘密。
这个时候,孩子开始隐约感觉到秘密的含义,但依然不了解它真正的内涵和本质,所以,只能说孩子发现了自己的内心世界,仅此而已。如果问一个5岁的孩子什么叫做秘密,他可能回答,“我已经告诉别人好多秘密了。”可见,他还根本没有办法保密。
5~6岁:为秘密困惑。
大部分6岁的孩子会为该不该把秘密说出去而发愁。尤其当孩子意识到自己的愿望和成人的要求相抵触的时候,他学会了“阳奉阴违”,由此产生了“见不得光”的想法或做法。一方面他希望追求独立,通过保留自己的秘密而获得独立自主的感受;另一方面,他又会为自己保留了秘密而内疚。
孩子的秘密从哪里来?
4岁的希希跑向陈老师,神秘地说:“老师,我告诉你个秘密,你不能告诉别人哦。”老师装作很感兴趣的样子说:“什么秘密啊?”希希捂着老师耳朵说:“我结婚了。”老师一愣,“你和谁结婚了?”“和我们班的齐齐。”“那你们怎么结婚的?”“我们手拉手说结婚了,就这样,然后就可以一起去娃娃家玩,一起去照相。”“好的老师知道了,谢谢你告诉我。”
以下两种处理方式,你会怎么做?
1、遵守承诺,保守孩子秘密
老师虽然觉得很好笑,但是既然答应帮孩子保守秘密,就遵守了对孩子的承诺,没有把这件事告诉任何人。当大人们都喜欢把孩子的结婚游戏当笑话讲的时候,这位老师只是笑笑,什么都没说。
2、当作笑话讲给别人听
虽然答应了希希,但当别的老师说起自己班某某孩子的结婚趣事时,老师没忍住,“我们班希希跟齐齐也玩这个游戏,人家还不好意思,不让我说呢。”如果希希无意间听到或者知道了老师这么说,肯定既难过又不好意思,可能以后再也不跟老师分享她的任何秘密了。
正确的做法:
3~6岁的孩子心理发展会经历一个婚姻敏感期,结婚游戏也仅仅是体验角色而已。孩子把老师当成了最值得信赖的人,她才会毫无保留地把小秘密告诉老师。
最好的做法是,即使觉得好笑极了,也要遵守承诺,不把孩子的秘密告诉任何人。老师在听完孩子说的秘密后,最好再加上一句:谢谢你对我的信任,我会为你保守秘密的。这句话,也表达了老师对孩子本身的尊重。
如果老师不遵守承诺,哪怕只有一两次,孩子以后就再也不会轻易跟老师说自己的秘密了。这样,老师就失去了孩子的信任,也阻断了自己与孩子亲密沟通和了解的机会。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