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文章
图文最新
热点文章
新疆塔城三小打造民族团结课程体系 学校是民族团结互助“加油站”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教育报 作者: 编辑:王菲 时间:2018-01-10
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塔城三小,升国旗仪式是一堂全员公开课!
来自汉族、回族、哈萨克族、维吾尔族、达斡尔族、俄罗斯族、锡伯族、蒙古族等不同民族的孩子穿着民族服装,共同表演独具特色的校本民族操,或是维族舞或是哈萨克族舞,以团队活动的形式参与到升旗仪式的前前后后。伴随着冉冉升起的国旗和肃穆飘扬的国歌,爱国主义和民族团结教育就这样潜移默化地在每一个孩子心中生根发芽。
这种融合了多民族文化、边疆文化、口岸文化的课程体系成为塔城第三小学“丁香花”课程的一大特色。“我们的学生来自17个不同的民族,所以融合的理念必须贯穿于学校的管理和课程建设之中,一切教育工作的出发点都要从民族团结出发。”塔城市第三小学刘晓红校长说,“‘教孩子6年,为孩子想60年’是我们一直以来的办学理念,以塔城市市花丁香花为核心构建的丁香花课程体系,就是我们实现办学理念、改变校园的突破口。”
魔发奇缘、花样游戏团、思维可视化、心灵之声……这些听起来有趣又新奇的名字就是学生每周期待的自选课程。名为“乐吧小镇”的课堂上,以“快乐学习”为出发点,邀请来自汉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等不同民族的学生家长走进课堂,每周给孩子们带来一门主题课程,或是职业介绍,或是民族美食的制作,或是民族风情的展示……像这样的70多门拓展课程在全校层面让各民族学生共同按需选择、分班走读。
在塔城三小的校园里,“我们都是民族团结的好巴郎”这几个金灿灿的大字随处可见。
“田忻儿,现在是你学习的关键时期,不能把课程落下,有什么不懂的及时问我……”塔城市第三小学老师檀爱红对田忻儿说。
田忻儿今年10岁,是塔城市第三小学四年级学生,是檀爱红的“结对亲戚”。
“知道檀爱红老师是我家亲戚,全家人都很高兴,我最希望家里有个老师,现在如我所愿了。”田忻儿的妈妈金春玲说。檀爱红对田忻儿说:“以后我既是你的家人又是你的老师,有什么不懂的问题或是有什么困难都可以随时来找我。”
这是新疆自治区“结对子认亲戚、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发生在三小师生身上的一幕。在“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中,大家欢聚在一起,共唱民族歌,共跳民族舞,互诉心里话,互赠纪念品,增进“一家人”的情感。
在“你到我家吃月饼,我到你家吃馓子”活动中,汉族的孩子走进少数民族家里,和他们唱歌、跳舞、吃馓子;少数民族的孩子则走进汉族家庭,和他们赏月、做游戏、吃月饼。各族青少年玩在一起,学在一起,成长在一起,手拉手、心贴心、交朋友,从小培养珍惜爱护民族团结的感情,建立水乳交融的和谐关系,让“民族团结一家亲”像阳光一样照耀在各民族孩子心中。
谈到未来,刘晓红校长说她最大的愿望就是在塔城办出不逊色于内地优秀学校的教育,办出让党放心的教育!(实习生 程恺伦 本报记者 李凌)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