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文章
图文最新
热点文章
“清退差生”算哪门子激励手段?
来源:搜狐教育 作者: 编辑:王菲 时间:2018-04-13
    “清退差生”算哪门子激励手段?

    乔志峰

    中学为保升学率清退差生,校方:只是激励手段。网爆河南沁阳一中为升学率目标与部分学生签订保证书,将把模拟考试不过二本线的学生劝退。校方:“保证书”针对的仅是高一年级暂未上二本线的少部分学生,只是一种激励手段,校方没有签字,更没有盖章,不会有学生因此被劝退。(4月11日澎湃新闻)



    “清退差生”算哪门子激励手段?仅仅因为一次考试成绩欠佳,就要将所谓的“差生”清退,学校的做法已经侵犯到学生的正常受教育权。虽然高中并非义务教育,也不能允许此类现象存在。

    实际上,类似的做法并不新鲜,不仅一所学校曝出过类似新闻,有中学,甚至有小学。比如有的学校担心差生影响学校的平均成绩或升学率,“劝告”他们不要参加考试,甚至在有上级来检查验收或兄弟学校来听课时,也要安排差生“回避”。那些被视为“差生”的学生,遭遇了不公正的对待,自尊心无疑也会受到一定的伤害,即便不会留下太大的心理阴影,至少也会留下非常不愉快的记忆。

    那些被列入差生名单甚至还要清退的学生,确实可能存在成绩不太好、比较顽皮等问题。可是,越是存在不足和问题的学生,越需要教育者采取科学合理的方式来进行教育和引导,不能放任不管,更不能干脆采取简单粗暴的方式“一清了之”。



    至于学校“只是激励手段”的解释,或许是事实,也或许只是应对舆论监督的一种借口。可不管怎么说,部分学生暂时算是摆脱了被清退的命运,让人为之松了一口气,但还是有不少值得反思之处。不分青红皂白就给学生扣上差生之类的帽子,人为地将学生分为三六九等,不仅有违师德,也有违“有教无类”的教育原则。作为教育者,应该对所有的学生拿出应有的责任感和耐心来。

    学校的错误做法在受到舆论倒逼之后,纠正起来或许不难。难的是让部分教育者消除心中对差生的歧视,树立起科学的教育理念。特别是在应试教育依然强势的今天,对教育者的智慧和责任心要求非常高,教育主管部门必须通过强化监管、更加重视职业道德培训等方式,杜绝教育机构歧视学生、过于浮躁和功利化等问题出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