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文章
图文最新
热点文章
放下“戒尺”,害了学生?还是拿起“戒尺”,毁了自己?老师你怎么做?
来源:搜狐教育 作者: 编辑:王菲 时间:2018-04-16
    事件回顾:

    4月8日,辽宁铁岭,一所高中内13名学生集体逃课。老师将逃课学生叫到走廊用扫帚抽打,最后将扫帚打断。过程被一旁学生拍下,期间有名学生问“老师累不?我给你买水去”。

    校方回应,事因13名学生逃课打篮球,被打学生没受伤,涉事教师很负责,是恨铁不成钢。

    11日,铁岭市教育局通报对该班主任处理结果:涉事老师已被停课、脱离教师岗位、撤销行政职务。





    疑似旁边录视频的学生继续挑衅该老师




    广大网友对此事反应热烈,观点大致能分成以下两个阵营:

    赞同老师的做法

    🅰蕓箫🅰(袁振钧)

    该怎么办?问问市领导干部该怎么办吧。让领导们都下乡支教,体验一下班主任的苦楚!别说你教不了,也别说你没班主任工作经验,设身处地的干干试试。

    

    其实,能因为这原因打孩子,更说明了老师恨铁不成钢的心理,家长都授权了,咋还处罚这么狠!以后老师还敢管孩子了吗,这老师真冤

    X常枫🌴

    揍轻了,儿时不好好教训,以后步入社会能让人打死。

    祥龙

    事出有因,这样的老师应得以重用,把学生当自己的孩子一样,如对不听话的学生不管不问,又能如何。

    好久不见

    你的孩子老师来管 说明老师负责, 这样的孩子早晚是事啊 中国的教育令人担忧

    高原彩虹

    这四高老师恨铁不成钢是对学生负责!等将来这几名学生后悔当年老师对他们教育打轻了,一定会认识到的。教育局处分的太重,以后谁还敢对学生象对自己孩子那样管教负责呢?!

    鸿福瑞临

    这是一位好老师,比那些课堂上不讲课,必须补课的老师负责多了。为何教育局不管他们?

    柞树

    我作为老师,家长的双重身份:我说,该打。哪些认为老师错误的人,你等着吧,你教育的孩子早晚完蛋。

    丸子阿姨:

    打不得,骂不得,教育你又不听。教育孩子不能总来软的,也要来硬的——对于那些不好管教的学生,适当的体罚可能比唧唧歪歪磨破嘴皮子管用点。体罚并不是为了让学生感到生理疼痛,也不是身体伤害,它主要是这样一种手段,让犯错的学生知道犯错必须付出代价。

    双重喜庆:

    哎!!!这么好的老师为什么还要惩罚他呢他教育孩子们这是他的责任如果这样打几下孩子们就惩罚老师以后哪个老师还敢去严加管教?以后老师只有听学生们任之???

    没有背景~只有背影

    教育局有这能耐还不如放在乱收费和给学生补课的老师身上呢 上课不好好讲全靠补课

    Mr.背影

    这样的好老师是没想开,等所有老师都想开之时,也是中国教育堪忧之时!

    不赞同老师的做法

    十九画

    用体罚教育学生,是老师的无能的表现,他不配当老师,他连打人犯法都不知道。如果他与这个淘学生经常单独接触,同他先作朋友,让学生感到他是知心朋友,那么这个学生保证不会违反纪律,或者少犯错误。这是我从教一生的经验。

    風過留痕:

    有能力的老师不会靠暴力让学生听话的,即使学生真的很调皮,你也只能耐心教导,谁让你是做这份工作的。如果老师都可以打人,那你凭什么去管打架的学生呢?搞不懂这些为老师喊冤的家长!法律明文规定,不可以体罚学生,好,你说孩子不听话就是应该打,怎么打?打到什么程度?谁来规定?退一步说,打是不是真的能起作用?进一步问,打伤了以后你是不是不去找老师负责?

    秀才强盗:

    对,喜欢打孩子的人,无非有两个特点!自己小的时候有被父母打的经历2;除了打,不知道该怎么办,没有去思考,或者没耐心去寻求解决办法。

    醉轻叹: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三章学校保护第二十一条学校、幼儿园、托儿所的教职员工应当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不得对未成年人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

    精神领袖:

    我也觉得这个老师累,现在的社会体系你还管他那么多,上课讲课,谁爱听不听,每个月按时拿工资,把自己当个打工的就好了,凡事太认真吃亏的是自己

    与此同时,有学校让戒尺进课堂



    班主任老师双手捧着一把戒尺,缓缓走进教室,全班学生见到戒尺后集体起立,自觉向这把戒尺行拱手礼。紧接着,戒尺“入座”讲台,班主任也向这把戒尺鞠躬行礼。这是近日发生在达州市大竹县第二小学校五年级一个班级的一幕。这不是一个简单的仪式。

    戒尺进入课堂

    3月13日,达州市大竹县第二小学“戒尺进入课堂”仪式正式启动,全校36个班级每个班都配备了一把印有《弟子规》的“戒尺”。

    早在之前的教职工大会上,学校提出了“戒尺进入课堂”的想法。经过反复征求老师和家长们的意见,多次召开支部委员会和行政会议进行专题研究,并发出《告家长通知书》。

    “让戒尺进入课堂”,即:由学校给各年级各班分别配备一把刻有《弟子规》内容的标准戒尺,如果学生的行为和表现违反了校纪班规或老师所作的其它规定,如上课不认真听讲、不遵守课堂纪律、作业马虎或不完成作业、目无师长、品行不端等等,老师就可以动用戒尺对学生实施轻微惩戒,以达到让学生认识错误、改良习惯、心存敬畏、勤学上进的目的。

    “学校对数量、力度和惩戒部位都做了相关规定。例如,数量不超过2个,只能惩戒手掌,在惩戒之前老师要先在自己手掌上试两下,感受力度,以保证高高举起,轻轻落下。”学校的一个老师说。吃在手中,度在心中。

    “上个月,学校召开家长会就提到了戒尺进入课堂这个事情,我们表示十分支持。”这所学校一位学生的家长感慨到,自从戒尺进入课堂后,她女儿在家的表现有了明显的进步,最大的改变,就是学会了守规矩,知礼仪。

    谁拿走了老师的“戒尺”

    年初,朝阳市第七中学一名男生因学习问题被老师用格尺打伤,家长找到学校后,经过多方调解,涉事教师赔偿学生3万元,双方达成和解。

    作为老师,我们不支持也不认同体罚学生。但是,现在学生越来越难管了,当学生出现违规行为时,我们要怎么处理?

    管严了,老师常常会惹上麻烦,不管又觉得对不起自己的职业。于是,有时候就出现这种情况:学生没做作业,老师说几句,一点小事就闹到校长、教育局那儿;学生课上讲话,老师罚站,家长怒气冲冲到学校要求老师道歉;惩罚学生,在媒体上容易被放大成体罚……

    现在学生犯错,学校有具体条例,老师就怎么做,没有也不敢惩戒。等到了工作岗位上,小错成大错,失去的是一份工作。到社会上,小错成大错,面对的可就不只是一把“戒尺”。

    “教师是这个世界上唯一一个与你的孩子没有血缘关系,却愿意因您的孩子进步而高兴,退步而着急,满怀期待,助其成才,舍小家顾大家并且无怨无悔的人。”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孙云晓说:"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一种虚弱的教育、脆弱的教育、不负责任的教育。"

    当教师启动自我保护机制,明哲保身,其实最后受伤的还是孩子!今天你不允许惩罚学生,将来社会会狠狠地惩罚他!

    如果没有老师的威严,只有父母对于孩子的溺爱,当教师怕了,学校虚了,地方政府妥协了,中国式教育还能走多远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