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文章
图文最新
热点文章
做学生的学习合作者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教育报 作者: 编辑:王菲 时间:2018-09-14
从师生关系角度来看,教学过程中教师是引导者、组织者和评价者,但“学习合作者”这一重要角色往往容易被忽略。
“学习合作者”是特殊的学习伙伴,汇集多种角色于一身:在学科知识与语言能力学习方面是引导者,在课堂教学活动方面是组织者,在目标达成与测试评价方面是主要评价者(还有自我评价与生生评价),在学生学习与思维过程中是学习合作者,在课外英语活动及拓展阅读方面是参与者与合作者。有时教师忽略“学习合作者”的丰富内涵,只重视教法研究与活动设计,精心梳理文本逻辑,重构知识体系,却把学生当作指挥棒下的乐队成员,未能设身处地地从学生角度出发,把握他们的思维起点,了解其学习瓶颈与易错点。于是不少英语阅读课上,教师为赶着完成教学环节及活动,往往“拖着”或“抱着”学生往前走。教师往往提前熟悉文本材料,占据语言知识、文化知识及语言技能的高地,居高临下地俯视初学乍练的学生,却未真正和他们走同样的路,以体会其心里的“疾苦”,也就无法对症下药,难以有效解答学生的疑惑。
所以教师不能只顾走在前面,无视学生的学习起点,任由他们走在教师的影子里。教师必须行走在他们一侧,让他们沐浴在理性思维的阳光下,充分思考、讨论并外显思维过程与成果。教师要与学生并肩同行,做合格的学习伙伴,一起观察、体会思维道路上的坎坷起伏,了解其思维轨迹——从起点、过程到阶段性终点。
教师又是“特殊”的学习伙伴,必要时得“揣着明白装糊涂”,把时间交给学生,让他们充分思考、讨论、总结和表达,既动口动手也动脑动心,发展认知与交际策略,还要通过观察、提问、测试等形式暴露学生思维轨迹与不足,进而有针对性地给予点拨。这样学生锻炼了自学能力,也在需要时获得及时的帮助,有利于提升其语言能力与学习能力,更能培养其批判性的思维能力。教师不可越俎代庖,包办一切的“好妈妈”,只会培养出懒孩子。
如果教师在讲台上独自讲述自己已经掌握的学科内容,而不关注学生的学习;或在设计教学时,只设计了教学内容,而没有设计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所需用的学习方法,那么,这样的教师就不够专业。只有眼中有学生,以学生的学习和发展为逻辑起点,进而确定学习目标,设计教与学的过程,并最大程度参与学生学习过程,理解运用学习规律,才能真正发展学生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这样的教师既是英语学科专家,也是教的专家,更是学习专家。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