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文章
图文最新
热点文章
高考现象:重点高中重点班成尴尬“围城”
来源:大洋网 作者: 编辑:江淼 时间:2011-09-28

         现象2 分班模式多元化


  据记者了解,高中“分班”大概有三种方式:一种是入学时以中考分数高低分班,分为“重点班”和“普通班”,有的在此基础上还分出“尖子班”、“实验班”;一种是高三毕业班分“快慢班”,以确保一定数量的“优质”学生能顺利升入更高一级学府,或者是整体提高学校的高分率和本科录取率;还有一种就是利用模拟考试、期末考等成绩,在高二文理分班时,选拔一定数量成绩较好的学生重点培养。

 
  目前,广州高中重点班主要是依据中考成绩,其中少部分学校规定,必须是公费生才能进入重点班。但是,高二分文理时重新分班也无可避免。“高一的时候有四个重点班,高二文理分科之后就缩减为两个,分别是‘理重’、‘文重’。”广雅中学高二学生小钟告诉记者,该校开设有四个“综合改革特长班”,高一新生在报到的时候,可以根据自身情况报名,然后由学校根据中考成绩和初中阶段获得竞赛奖励的情况决定进入特长班的人选。小钟透露,自己在高一的时候是曾经是“特长班”的一员,但是高二分文理科之后,没有入选新的“重点班”。“其实‘特长班’之中还有区别,有两个是‘重中之重’的‘重重点’班,另外两个则是‘普通’的重点班。两者的教学标准是不一样的。”

  与广雅中学重点班“缩编”不同,省实的学生则有机会在高二文理分班之后,从普通班“升级”进入“实验班”。据记者了解,今年考入省实的广州市考生,如果高一的时候没有被编入面向全省招生的“广东省创新人才培养实验班”,在高二还是有机会进入学校专门面向广州市考生开设的“创新人才培养实验班”。

  现象3 学生对分班很纠结

  昨日,记者在走访越秀区一所高中高一的重点班时发现,许多身在其中的学生感到很纠结。“对手们太强了,我一想起他们就觉得自己不行。”该校高一(1)班男生小邓告诉记者,从小学到初中,他的成绩始终位于前几名,中考时是原来初中学校的全校第3名。“我喜欢学习,并从中感受到成功的乐趣。但是现在,我觉得力不从心,很像‘逃出’这个重点班。”小邓表示,虽然开学只有一个月,但是他已经感觉到身边强手如林,自己怎么拼命学习,也很难在重点班里出类拔萃。“就拿军训为例,白天站了2小时的军姿,又跑了3公里,普通班的同学回到宿舍都是倒头就睡,我们重点班里竟然大多数人还强打精神,在被子里用MP4学英语。我真是无语啊!”小邓坦言,自己近一段时间的情绪很不好,易怒、暴躁,每当听到高二文理分科,谁谁被从重点班淘汰,可能上不了重点大学时,就莫名地想哭,“现实就是,只要身在重点班,就必须和全校,甚至是全区或全市的‘尖子生’比拼。”小邓说这话时,脸色颇有些沉重。

  一提到女儿即将转入重点班,海珠区的吴女士就倍感自豪。“她成绩不是很好,但是很想进重点班。现在谁都知道重点班和普通班差别太大。所以,今年暑假我动用了所有可用的资源把她转到了重点班。”吴女士告诉记者说,虽然学校说是按中考分数高低分班,但是要参考初中时的竞赛成绩和在校表现。“‘表现’两个字就可以做‘文章’了。”吴女士透露,女儿以择校生的身份转入该示范性高中重点班的理由就是“表现好”。“现在走后门进‘重点班’的不止要花钱,更重要是有过硬的关系。”至于“市场价格”方面,她表示不方便透露自己花了多少钱,只是了解过“两三万是最低价,四五万是中间价,最多有八万、十万的。”

  案例

  “高考没考好都是高三分班惹的祸”

  “高考没有考好都是高三分班惹的祸!”番禺某重点中学应届高三毕业生小蓝日前告诉记者,由于学校临近高考还按成绩分班,直接影响了他的备考状态。他表示,学校原本有两个实验班和4个普通班。升入高三,学校决定从4个普通班里挑出30人组成新班。但新班的人员并不固定,而是按照每次考试成绩从4个普通班的学生中抽选,成绩好的进,成绩差的淘汰。“这让我们压力很大。那时我从实验班被分到普通班,一下子就感觉没了学习劲头。后来高考只考了513分。”小蓝如是说。

 

 

[1] | [2] 共 2 页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