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花八门“名校游” 咋看咋像是“忽悠”
名校游成为风尚,打着“名校游”幌子的夏令营价格走向“精英”,学生们真的能花钱感受“大学精神”,还是流于形式上的浮华?这种高价夏令营越来越沦为快餐式的旅游观光
面对每天络绎不绝的“游客”,今年暑期,北大清华一同亮出了“限客令”,其中北大限客已有4年,清华首次尝试限客。但记者近日发现,名校限客令并没有阻挡“学生游客”参观名校的热情。至于来这些名校看些什么?众多学生说,“来看看大学的环境、风景,拍照留念呗。”
8月15日早上8点半,北京大学东门口的保安已经迎进了不下300名外来游客,在众多的游客中,学生成为主力军。这些年龄在12~17岁之间的学生们统一着装,在导游的带领下参观学校,学生们在北大图书馆、未名湖等著名景点边掏出相机留影。
记者与其中几位学生交谈得知,他们绝大多数都是来自外省,参加来北京夏令营活动。“早上参观完北京大学,等会接着就要去清华。”
“游”的只是风景
每年暑假,北京众多名校成了旅游胜地。
“名校游”似乎对中学生、高中生有着难以抗拒的吸引力,与名校挂钩的活动也越来越受全国各地学生们青睐,学生们称游名校能“提高自身素质,感受名校文化氛围,增添考名校的动力”。很多家长更是愿意送孩子们走进名校,接受人文与学术氛围的熏陶,激励孩子好好学习。
据了解,北京大学、清华大学都有各自的暑期夏令营。“心航线精英之子国学营”的基地就在北京大学之内,每天早晨在未名湖畔诵读国学经典,是营员们的必修课。
心航线夏令营的工作人员表示,7天时间对于一个完整的课程体系来讲,它就是一个完整的周期。虽然不一定个个都能有质的改变,但能让孩子接触到好的课程、好的团队,7天的积累成长也足以让孩子有所收获了。
但是,心系学生,真正起到作用的夏令营少之又少。
记者在北大跟随了5个“名校游”的团,几乎都是以“观光、感受”为主。到了景点先合个影,然后就是自由活动,孩子们嘻嘻哈哈,没有用心体味学术氛围,更没有座谈交流。
望子成龙、盼女成凤的家长们更是把眼光放到世界顶级名校,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游游”世界名校。
“访名校,一睹名校风采,亲身感受美国名校氛围,在地道的英语环境中提高英语”,“与哈佛大学、斯坦福师生进行交流,由资深教授指导如何留学美国、如何在美国学习生活”、“体验异国校园生活,参加各种活动及旅行,结交全世界的新朋友”,这是众多“游世界顶级名校”团给家长的承诺。
而“环球雅思”的“日本游学经典夏令营”,为期一周的时间,营员们除了前往参观东京大学、早稻田大学之外,剩下的项目就是畅游东京、横滨、箱根、京都、大阪等城市,观光浅草寺、东本愿寺、平安神宫外苑等知名景点。这样的夏令营,与普通旅游团几乎无异。
参加过“游世界顶级名校”的北京高中生夏杰深有感触,“与其说是‘学’,不如说是出国旅游,这个总共15天的夏令营,与学校和教学有关的活动时间仅是行程的1/3,这还是多说呢!”
一趟以求学为名的夏令营,能学到多少东西实在是一个大大的问号。事实上,确实有普通旅游团的项目中也带有参观国际名校的行程。感受外语氛围,与国外老师学生交流学习,听上去似乎只是一个很虚的点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