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之言校长称当年有意栽培现在怒其不争
经过多方联系,今天下午,南国都市报记者联系到了东方四小的校长符良忠,当面采访了他。他说,说实在话,苏启华老师是有一定的才华,也比较年轻,因此从几年前开始,他就有意栽培苏老师。苏启华能当上省级音乐学科带头人,也是学校出钱送他去学习才得到的。
可是苏老师却恃才傲物,自以为自己很了不起,人变得越来越散漫,上课迟到,有时在课堂上睡觉,经常不批改学生作业。上课不写板书,常谈一些与课本内容无关的话题,造成其所教的班在全校测验考试时常名列倒数几名,学生家长及其他老师意见很大。他因此多次找其谈话,但其不听,依然我行我素,这让他很失望,怒其不争气。今年5月,在评审高级职称之前,他就明确告诉苏老师,以他这样的表现,今年评职称肯定不能批准。
记者问,为什么开始给苏老师打18分,后来又变为8分呢?为什么其优秀个人奖项分没有加上?
符校长说,在苏老师交参评材料后,学校的评审小组在岗位分上只给打了8分,这是不称职的分数。当时他考虑到如果这样公示出去,会伤苏老师的自尊心,他便找苏老师谈心,明确说今年他参评肯定不会通过,不如让机会给其他老师,以后好好表现,明年争取评上。苏老师同意了。于是,他便交待办公室的汤主任,在公示之前将苏老师的岗位分改为18分。至于开始没有加上优秀个人奖项分,是因为对评审文件精神理解不同。苏老师的多数荣誉是其个人参赛所得,不是由学校选派参赛所得,因此大家认为不能给分,但后来教育局的领导说,个人参赛所得的荣誉也要算,所以才加上去。
对于为什么要在全体教职工大会上读苏老师的举报信内容,符校长的解释是,苏老师举报他在老师评选职称时弄虚作假,暗箱操作,他认为有必要让全体教职工知道,一起来说说理。于是在接到王副局长批转过来的举报信后,他立即召开全体教职工大会,当着120多名教职工的面,将苏老师举报的内容说出来,欢迎大家举报。如果在这次职称评选上他个人有任何违规行为,甘受处罚,并重新评定。
但苏老师表示,符校长从没有跟他说过8分改为18分的事,如果他真同意了,就不会去举报了。
一锤定音纪委部门:当众公开举报信违规
苏老师的举报信是交给当地教育局的,教育局为什么要将举报信转给被举报人即东方四小校长符良忠呢?今天上午,南国都市报记者来到东方市教育局采访。该局钟局长说,他收到苏老师的反映材料后,转批给纪检部门进行了解。记者联系了教育局纪委书记陶进严。陶进严说,苏老师的第一次举报材料他没有看到,是王副局长接的,之后王副局长转批给东方四小,让他们核实,自查自纠。想不到校长会在大会上把举报信公开出来,这种做法是不对的。
陶书记说,后来苏老师又向市纪委和分管教育的李副市长举报。市纪委已介入调查,因此局里便终止调查,由市纪委负责。
东方市纪委派驻教育组符组长对记者说,在接到市领导批转过来的苏启华老师的举报信后,他们便找两位参与职称评审工作的老师了解了情况。这段时间他们将工作重点放在下乡核实贫困大学生的资助资格事情上,过几天将对此事展开全面调查。
符组长说,他也听说校长在全校教职工大会上公开读苏启华举报信内容的事。教育局不该将举报信转给被举报人,被举报人更不应该在公开场合公开举报内容,上述的做法是违规的。如果以后举报人受到打击报复,那将追究相关人员的法律责任。“也许我是个‘不识时务’的人,我只是向上级部门反映一下自己的意见,反映的材料竟转到了被举报人手里,并且在全体教职工大会上宣读!这就是举报的结果?我不知道,在向你们媒体投诉后,自己又会得到怎么样的‘待遇’,但无论怎么样的‘待遇’,我都有了心理准备,因为我相信我并没有做错什么!”苏启华说。
那么,此事会有怎么样的结果,南国都市报将继续予以关注。
新闻 链接
违规获取举报信恐吓举报人
昌江社保征稽局长被撤职
今年8月5日,省纪委就昌江县人事劳动保障局人事调配股副股长胡春燕泄露工作秘密、昌江县地方税务局社保征稽局局长邱春华违反信访举报工作纪律向各市、县、自治县纪委、监察局发出通报。其中,胡春燕被党内警告和行政记过;邱春华被处以留党察看两年和行政撤职。
省纪委通报强调,保密工作是信访举报工作的生命线。要建立健全信访举报保密制度,对举报人的姓名、工作单位、家庭住址等有关情况及举报的内容必须严格保密,举报材料列入密件管理;接受举报人举报或向举报人核查情况时,应当在做好保密工作、不得暴露举报人身份的情况下进行;宣传报道和对举报有功人员的奖励,除征得举报人的同意外,不得公开举报人的姓名、工作单位。对于违反信访举报保密规定的责任人员,要依照有关规定严肃处理;构成犯罪的,要移送司法机关依法处理。(宋亮亮)
来源:南海网-南国都市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