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会仁:
坚持当辅导员18年
“我心里真正喜欢学生。”
连会仁被学生亲切地称为“连长”,他在北京交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做辅导员18年,3度被学生评为“我最敬爱的老师”。
“荣誉并不重要,与学生在一起特有激情,我就是打心眼里喜欢学生,没办法!” 连会仁这样说。
来自河南某县的一个“状元”,由于沉溺于电子游戏,面临退学危险。这位贺姓学生曾在楼顶徘徊,也曾给老师写下“血书”保证不再玩游戏。连会仁向学校申请,给一次教育这位学生的机会。到宿舍与他谈心,和他交朋友,甚至课余“盯梢”……经过艰苦细致的努力,这个学生延期2年、用6年时间最终毕业。现在,他已经成长为株洲一家著名企业的技术骨干。
胡波如今在北京曙光计算机公司管理着一个十余人的部门,他的成绩曾位列北京交大电气工程学院一年级的第一名,但是,从二年级开始厌学、补考。“连老师经常到宿舍看我,推心置腹地讲道理,激励我,他给我的不是歧视,而是额外关注。可以说是连老师一直把我‘拉扯’到毕业。”
辅导员工作比较复杂、繁琐,连会仁却说“其中也有乐趣”,“你给一点儿阳光,他就会灿烂”。
【采访手记】
马有马的精神,牛有牛的韧劲儿。能在一个岗位坚守18年,需要一定的韧性。在多数人的心目中,教授、副教授才是大学的“主力军”,辅导员只是“边缘人”。不为世俗眼光所限,风物长宜放眼量,连会仁的坚守愈发显得难能可贵。有许许多多大学教师在辅导员、班主任岗位数十年力耕不辍,连会仁只是其中的一员。
为什么能够不离不弃、坚守如一?连会仁说他喜欢做学生工作。固然,喜欢能带来不竭的动力,是做好许多事情的基础。然而,这里也有舍、得之分。就记者采访所知,连会仁个人“进步”较慢,但他赢得了广大学生的心,经常收到学生及其家长感谢的信息,他看重学生进步带给他的快乐;他辅导的学生按期毕业率高于全校4个百分点,但他的女儿抱怨“爸爸只管学生不管我”。
做学生的思想工作是“第二课堂”,很难轰轰烈烈,也不能一鸣惊人。然而,默默无闻、润物无声同样令人尊敬。每天早早离开家门,很晚才回来,看似平淡无奇,然而崇高就寓于这平淡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