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文章
图文最新
热点文章
家长代老师改作业 能否禁止?
来源:重庆商报汇融网 作者: 编辑:江淼 时间:2011-01-10

  “签字制”普遍存在
  如同网友“梦还在”所言,“家庭作业家长签字”已俨然是一个制度。据记者昨日调查,这个制度普遍存在于我市各小学,“签字制”主要是针对一到三年级的低年级学生,高年级学生不要求家长签字。
  据调查,有的学校要求家长对学生是否完成作业进行检查,另有的学校要求家长不仅检查作业是否完成,还要纠正错误,并要求将错误的题目重做。也有部分学校不硬性规定要对书面作业签字,但要求对一些口头背诵、阅读等非书面作业进行检查,并在作业本或家校联系本上签字证明。
  名校说法
  “签字制”不是学校的制度
  人和街实验小学校长肖方明昨日表示,这不是制度,没有哪个学校会规定这样的制度。
  一位不愿意透露名字的小学教师表示,自己也要求学生的家长签字,低年级的学生还比较迷糊,有时候作业做没做完都不知道,所以请家长签字也是为了督促孩子的学习。他说,并非一定要求家长纠正错误,不纠错也没关系。
  教委回应
  不一定这样古板
  “我也不知道这是怎么形成的。”市教委副主任牟延林说,初衷应该是好的,教师希望家长能关注孩子在家庭这段时间的学习情况,希望家长能监督孩子的学习。牟延林表示,家长有很多方式参与到孩子的学习生活中,不一定要“签字”这个古板的方式。他举例说,每天孩子可以回家给家长讲讲自己今天学习了什么,学到了什么,第二天老师可以花点时间,让孩子们复述一下自己回家怎样给家长讲述的,家长说了什么。老师和家长的互动,通过孩子来完成,这样就很生动了。
  委员声音
  将带上两会建议禁止
  昨日,前来报到参加两会的市政协委员周红梅浏览大渝社区两会专题帖时,网民们关于家庭作业家长签字的讨论引起了她的关注。
  她说,网民的意见很有道理,不否认“家庭作业家长签字”有积极的一面,比如说家长可以及时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但在实践过程中,总体来说弊大于利,她认同网友们的分析,教师应承担起教师的责任,而不是如此简单地转嫁给家长,因为作业是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互动,而不是家长和教师之间的互动,为此,她准备就此进行调查后,在两会上建议市教委禁止“家庭作业家长‘签字制’”。
  本组稿件由记者 金蓉 采写
  网问必答
  农村中学现“超级大班”
  市教委:考核区县一把手
  大渝网友“78963”说,希望政府能解决一下农村中学的“大班额”问题,如酉阳第一中学是一所百年名校,该校80多个班级,几乎每个班的人数都在80人以上。这得到了市人大代表、酉阳县第一中学教师曹淑碧的证实。昨天,记者将这一问题转给重庆市教委副主任、新闻发言人赵为粮。
  市教委回复:我市为消除“大班额”,2007年便出台规定,作出工作计划,如今正按计划推进。几年来,我市已重点推进库区、渝东南地区的“大班额”消除工作。从2008年开始,我市将消除“大班额”纳入区县党政一把手考核范围。今年又作为落实“民生10条”与“五个重庆”建设年终督查考核的重要内容。在这些举措下,我市的“大班额”正逐渐减少。全市初中的“大班额”,2010年比2009年减少24.95个百分点。其中,去年酉阳比上年减少35.28个百分点。我市还将采取进一步措施,消除“大班额”。
  主城人口激增 学校少
  市教委:2年内建新校35所
  天涯重庆网友“汽车的诱惑”称,主城人口激增,但相应的教育配套资源还没同步跟上,大量新建小区旁没公办学校可上。我市应在城市人口增长的同时,进行相应的教育配套,从而解决孩子读书难的问题。
  市教委回复:农民工进城的数量不断增多,区县城镇学校在校学生也将不断扩大,为此,我市对“新建”中小学进行了认真测算:从去年到2012年,全市需要新增小学35所、初中40所、高中(含“中职”)40所,共计“新建”中小学学校115所。学校的建设正按人口新增的数量,计划新建学校:2010年,全市新建15所;2011年,全市新建45所;2012年,全市新建55所。据了解,我市已发出通知,根据主城区、区域中心城市、人口数量等相关因素,将全市115所“新建”计划任务分解落实到40个区县。目前,40个区县对中小学新建任务已进行确认。其中,主城新建的学校数量35所。记者 聂超

 

[1] | [2] 共 2 页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