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文章
图文最新
热点文章
从品学兼优到校园霸王 内心伤痛有谁知
来源:中国青年报 作者: 编辑:江淼 时间:2011-09-28

        高英说,自从刘泽智小升初被保送到全市最好的初中之后,邀请她作报告的学校越来越多。一家出版社还把她包装成“教育专家”,还出了书,到处去宣讲。许多家长信服高英,将她的话奉为教子良言。到了后来,高英干脆放弃了一直不太喜欢的会计工作,全力以赴地进军家庭教育领域。

        儿子学业上的成功一直是高英创业的无形资产。儿子升入省重点高中,又成为高英颇具说服力的新卖点。可现在,儿子的学业每况愈下,高英陷入深度焦虑之中——没有稳定的工作,没有经济来源,没有给别人讲课的资格……她内心充满了对儿子的怨气。

         相关资料:2012高考每月大事备忘 高考模拟试题 历年高考真题 大学查询数据库

        “我终于找到了自己热爱的事业,可儿子的不争气就像乌云压境。每当家长问我‘您的儿子肯定很优秀吧?’我就无言以对。他怎么就不明白呢?他的状态不仅关系到他个人,还关系到我的发展,关系到家里未来的经济状况……”

        我告诉高英,孩子的成长是动态的,而且学业上的成功也有多种多样的原因。我们不能因为孩子获得阶段性成功,就对自己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推崇备至;也不能因为孩子遇到暂时的困难,就开始否定一切。

        教子焦虑使许多父母处于“有病乱投医”的状态,由此催生了“成功父母产业链条”:把在陪伴自家孩子的过程中获得的阶段性成果,夸大为家庭教育的普遍规律,供公众学习和效仿。

        在集体被催眠的状态中,公众忽略了最不该忽略的问题,那就是没有教育理论和心理学背景,缺乏大样本追踪统计的一家之言,是否经得起推敲。此外,在这个链条中最薄弱的一环是孩子。他们本来处于自发成长的过程中,却误打误撞地成为模板,令周围人追风、复制。但周围人对他们的要求也会不断提高,一旦他们偏离了“既定的成长方向”,承受的压力可谓苦不堪言。

        妈妈爱的是儿子带给她的荣耀

        我和高英要解决的首要问题是如何让刘泽智来见我。

        自从刘泽智出现问题后,高英找来各种身份的说客,不乏亲戚朋友、成功人士、心理医生,刘泽智已经产生了强烈的抵制情绪。他拒绝和一切成年人交流。

        如果我能见到刘泽智,下一步就是利用最短的时间进入他的“频道”,保证他第二次还愿意与我交流。否则前功尽弃,他会更加拒绝成年人。

        高英用买一部手机作为条件,让刘泽智与我见面。

        刘泽智穿着刻意买大的校服,松松垮垮的显得十分颓废,头上的板寸特意弄出两道疤痕的造型。坐下后,他直接拿出PSP专注地玩,看都不看我一眼。

        “你妈妈对你的评价很高。”

        “她说什么了?”刘泽智满不在乎地问,手里继续玩游戏。

       “她说你是学校的老大。”

       “我就是老大,怎么啦?”刘泽智的语气中有了挑衅的意味。

[1] | [2] | [3] 共 3 页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