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文章
图文最新
热点文章
石家庄18个孩子将参加特殊高考 6所高校等待他们
来源:燕赵都市网 作者: 编辑:江淼 时间:2015-01-30

  杨老师常常走向讲台对学生一对一进行辅导

  慢节奏的课堂

  上午的三、四节课,秦老师要给刚刚月考过的学生讲语文考卷,这次的考卷是南京聋校的语文考题。“‘泥古’这个词是什么意思?”秦老师一边打着手语,一边大声地提问。稀稀落落的声音从教室的各个角落响起,有些含混不清,却横冲直撞地敲打人的耳膜。

  两节课中,秦老师都要保持亢奋的讲课状态。“‘因此’和‘因为’两个关联词的前后,哪个是因,哪个是果?”诸如此类的问题,秦老师得用最简单的例子来讲解,学生才能领会。“听障孩子对于语言的感知能力是非常浅的,而且手语往往是简短词汇的组合,让他们去理解连贯的长句非常难。”秦老师说。对于理解能力较弱的学生,秦老师常常需要走下讲台为学生一对一地讲解。

  另外一间高三教室里,杨老师正在为学生讲解语文考卷中的阅读理解,这次的文章是周国平的散文《童心》。这个教室里共有10名学生,其中有7名男生。对于这样一篇散文,杨老师要逐句翻译成最浅显的话,用手语告诉学生。“阅读理解难,古文阅读更难,作文题目的理解也不简单。”即使班上阅读量最大、成绩最好的陈一明,也对这次的作文题目“捷径”一筹莫展。“生长在无声世界里的孩子,对语言接触得太少了。他们学语文,比咱们普通人学英语要困难得多。”杨老师说。

  下午的专业课对于学生而言要轻松许多。美术老师李春红介绍,学生一般都是从高一开始接触绘画,由于天分不同,绘画水平也参差不齐。“韩娸的悟性好,画得也最好。”李春红口中的韩娸是个大个子男孩,“我想考长春大学,能考上。”韩娸轻轻地说。

[1] | [2] | [3] | [4] 共 4 页
相关文章